首页 > 历史 >

一个酷吏面目的儒生,他这类人的虚伪

2019-11-12 06:44:54 暂无 阅读:1841 评论:0

原题:一个酷吏面目的儒生

张鸣 史策无名

一个酷吏面目的儒生,他这类人的虚伪

根据西汉的传统,酷吏就是清官,而东汉的酷吏,则要顶着儒生的头衔。桥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酷吏面目的儒生。

东汉是儒家的天下。在西汉,尽管汉武帝要独尊儒术,但直到汉宣帝时,儒生才成气候。官僚群体中,儒生底子的人也未必是多数。察举的名目,除了孝廉,还有“治剧”这样的名堂。精通律法之人,依旧很受欢迎。

然而,到了东汉形势大变,察举只剩下“孝廉”一项,要想做大官,如果不通经的话,就得在“孝悌仁义”上下功夫。兄弟谦让,不仅仅是让梨,让贵重之物的有一大把。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不算什么,有的一守就是十年八年,还有给自己老师兼长官守孝的。至于血亲复仇,这种在西汉被严格禁止的事儿,在东汉几乎成了常态,凡是干这事儿而且干成功的人,都被尊为“恪守礼教”的好家伙。

西汉时,董仲舒引儒经断狱,尚属特例;到了东汉,引经断狱则成为时尚。郑玄、马融这样的大儒,都著有引经断狱的专门著作,以供廷尉们参考。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还是个幌子,东汉的独尊儒术才叫“货真价实”。

然而,独尊儒术一百多年,东汉的天下并没有实现大治。中叶之后,就开始出现大混乱。吏治腐败,盗贼横行,还要加上权贵跋扈,宦官专行。这种时候,皇帝就需要酷吏了。根据西汉的传统,酷吏就是清官,而东汉的酷吏,则要顶着儒生的头衔。

桥玄是历史上有名的人,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官儿做得大,位列三公,而是他跟曹操有过交集,被著名的《三国志》记录下来,后来又转到了更著名的《三国演义》上。说是曹操年少未发迹时,拜见桥玄,桥玄一见而异之,说天下将乱,之后安民者难道就是你吗?东汉时兴月旦评,即每月初一大家聚会,点评一个圈子里的士子,最后发展为月旦臧否人物,哪个点评到位,不仅被点评者会火,点评者更火。桥玄当年,就是一个点评大家。这样的大家,还有许劭。他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现在看来,桥玄是个点赞党,许劭是个腹黑派。当然,曹操量大,两个评价,他都喜欢。

桥玄是个儒生,世代专攻《礼记》,自成一家,人称“桥君学”。那年头,纸张刚发明,流行的文书还是用竹简,也没法有印刷术,所以,写书不易,藏书不易。通一经而且有著述者,都是大儒了。不过,那时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多半是为了做官。桥玄的仕途,由于家学的缘故还真就挺顺利。只不过,他做官之后,不像儒生,倒像酷吏。一出手,就自请为一个刺史做从事,专门为着一个贪官去的,抓起来就严刑拷打。

人家通过关系,请来赦免诏书他也不管不顾,一味大刑伺候,非逼得人家招了,囚车送往京师才算完。做汉阳太守时更狠,属下县令有人贪赃,抓起来就地活活打死。郡人姜歧,素有贤名,隐居不出。他征其为吏,姜歧就是不肯,他大怒,要督邮一定逼此人出来,如果不出,就把他寡居的老娘给嫁了。姜歧依旧不肯,坚卧不出,后来还是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桥玄才算罢手。

更出人意料的事儿,发生在桥玄在京中为官之时。当时东汉已呈乱象,京师秩序也相当不好,满世界的毛贼。桥玄十岁的儿子被三条汉子绑了票,勒索赎金,桥玄不给。正在僵持中,洛阳地方官帅官兵围了上来,但是顾及人质,不敢强攻。桥玄大叫,给我上,国家法度要紧,别管我的儿子!于是,三个绑匪死了,桥玄十岁的儿子也丧了命。儿子死了,不哭不叫,却跑到皇帝那里讨一份诏令,说以后凡是碰上勒索的绑匪,一律不许付赎金。这样为了国家法度,无情无义,连自家骨肉都不顾的人,分明是申韩的门徒,哪里有半点儒家礼学的影子?

所以,难怪他会欣赏曹操,曹操一出仕,为洛阳尉,衙门里挂五色棒,逮到违法的,当场打死。如果有冤枉的,那也白死。这种好施酷刑的酷吏,臭味相投,乱世恰是这些人的天下。此老若非年岁大了,倒是曹操的一个好帮手。

后来曹操发迹,成了曹丞相,把汉献帝打成了傀儡,路过桥玄的墓,亲自撰文致祭,曰:士死知己,怀此勿忘!

然而,独尊儒术一百多年,东汉的天下并没有实现大治。中叶之后,就开始出现大混乱。吏治腐败,盗贼横行,还要加上权贵跋扈,宦官专行。这种时候,皇帝就需要酷吏了。根据西汉的传统,酷吏就是清官,而东汉的酷吏,则要顶着儒生的头衔。

桥玄是历史上有名的人,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官儿做得大,位列三公,而是他跟曹操有过交集,被著名的《三国志》记录下来,后来又转到了更著名的《三国演义》上。说是曹操年少未发迹时,拜见桥玄,桥玄一见而异之,说天下将乱,之后安民者难道就是你吗?东汉时兴月旦评,即每月初一大家聚会,点评一个圈子里的士子,最后发展为月旦臧否人物,哪个点评到位,不仅被点评者会火,点评者更火。桥玄当年,就是一个点评大家。这样的大家,还有许劭。他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现在看来,桥玄是个点赞党,许劭是个腹黑派。当然,曹操量大,两个评价,他都喜欢。

桥玄是个儒生,世代专攻《礼记》,自成一家,人称“桥君学”。那年头,纸张刚发明,流行的文书还是用竹简,也没法有印刷术,所以,写书不易,藏书不易。通一经而且有著述者,都是大儒了。不过,那时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多半是为了做官。桥玄的仕途,由于家学的缘故还真就挺顺利。只不过,他做官之后,不像儒生,倒像酷吏。一出手,就自请为一个刺史做从事,专门为着一个贪官去的,抓起来就严刑拷打。

人家通过关系,请来赦免诏书他也不管不顾,一味大刑伺候,非逼得人家招了,囚车送往京师才算完。做汉阳太守时更狠,属下县令有人贪赃,抓起来就地活活打死。郡人姜歧,素有贤名,隐居不出。他征其为吏,姜歧就是不肯,他大怒,要督邮一定逼此人出来,如果不出,就把他寡居的老娘给嫁了。姜歧依旧不肯,坚卧不出,后来还是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桥玄才算罢手。

更出人意料的事儿,发生在桥玄在京中为官之时。当时东汉已呈乱象,京师秩序也相当不好,满世界的毛贼。桥玄十岁的儿子被三条汉子绑了票,勒索赎金,桥玄不给。正在僵持中,洛阳地方官帅官兵围了上来,但是顾及人质,不敢强攻。桥玄大叫,给我上,国家法度要紧,别管我的儿子!于是,三个绑匪死了,桥玄十岁的儿子也丧了命。儿子死了,不哭不叫,却跑到皇帝那里讨一份诏令,说以后凡是碰上勒索的绑匪,一律不许付赎金。这样为了国家法度,无情无义,连自家骨肉都不顾的人,分明是申韩的门徒,哪里有半点儒家礼学的影子?

所以,难怪他会欣赏曹操,曹操一出仕,为洛阳尉,衙门里挂五色棒,逮到违法的,当场打死。如果有冤枉的,那也白死。这种好施酷刑的酷吏,臭味相投,乱世恰是这些人的天下。此老若非年岁大了,倒是曹操的一个好帮手。

后来曹操发迹,成了曹丞相,把汉献帝打成了傀儡,路过桥玄的墓,亲自撰文致祭,曰:士死知己,怀此勿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