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2019-11-12 06:48:31 暂无 阅读:798 评论:0

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像,两者都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是两者统治之下的朝代未来却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者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以及两个人进行分析,但是根本原因却在于两者的统治时长不同。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时代背景:

秦始皇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因为秦始皇用短短的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两百多年的战争,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但是此时的六国刚灭,且由于秦始皇并未杀害六国贵族,六国旧势力未完全被消灭,在秦始皇死后,六国贵族暗中煽动农民起义,加上匈奴等地的外患之祸渐起,秦朝最终被灭;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汉武帝被人们称为汉武大帝,此时虽然仍有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但经过汉初的七王之乱以及汉武帝之后推行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实力,且汉武帝在晚年时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颁布了闻名于世的《轮台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人民逐渐休养生息,在汉武帝死后,藩王势力弱小,人民生活还算过得去,自然没有造反的必要。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然后,是当时的政治政策:

第一,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两者都追求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但是秦始皇在位37年,大一统的时间只有11年,中央还没能够完全掌控地方秦始皇就去世了,导致后来各地揭竿而起者数不胜数;而汉武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推行推恩令,使独立的王国自动的上交自己的政治权力,并且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而且汉武帝在地方设立刺史,监督地方豪绅和官吏,在他长达54年的统治时期,中央早已完全控制地方,进一步的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第二,秦始皇时期权力最大的是嬴政,然后就是当时的丞相李斯,所以在秦始皇死后,李斯的权力无人牵制,李斯甚至配合赵高篡改始皇帝的遗诏,导致原本的君储扶苏身死,蒙恬自杀,胡亥上位,但是权力掌握在赵高和李斯手中,结果秦朝二世而亡;而汉武帝时期的丞相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权力不复当年,汉武帝有足够的条件来任命自己的心腹坐上丞相之位,改变了只有贵族能成为丞相的惯例,并且他还设立中朝来削弱丞相的权力,所以在汉武帝死后,虽然霍光掌权,但是仍旧有上官桀等大臣来牵制霍光,维护了君主的权力;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第三,秦始皇用人为亲,且以军功为主,官吏多武少文,而秦始皇对这些武官有极大的忌惮,导致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小人赵高和丞相李斯手中,并且李斯这个人虽然能力强,但是他忠于的不是秦朝,而是秦始皇,所以在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了手中的权力竟然敢配合赵高篡改秦始皇的遗诏,且秦始皇死后,李斯不久被腰斩,赵高这个野心极大但毫无政治能力的秦始皇心腹独揽大权,推动了秦朝的灭亡;而汉武帝任用官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任人唯贤,在位期间曾两次颁布求贤诏,“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所以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班固曾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在这些人才的帮助下,汉武帝建立了一个强大且富硕的帝国,为之后的国家稳定奠定基础,而且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所以在汉武帝死后,这些帝国的人才都没有忘记汉武帝的恩情,在汉武帝死后,忠于汉朝,兢兢业业,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第四,秦始皇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他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为了国家稳定他不得不这么做,但是他去世的时间太早了,根本没有时间等国家完全稳定后推行仁政,在他死后,君王昏庸,大臣专权,百姓苦不堪言,又有六国贵族从中作梗,秦朝民心尽失,最终灭亡;而汉武帝比秦始皇做的甚至更狠,在他统治后期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悲惨景象,而且因为多年的用兵,“天下男户不足半数”,但是人家活的久,只要他不死,国家就不会乱,在他的晚年,推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帝王罪己诏《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又在大臣的协助下,在去世之前使国家逐渐归于平静,一切向好;

第五,秦始皇的继承者扶苏被杀害,小儿子胡亥上位,大臣赵高专权,..一片乌烟瘴气,无任何能力来统治国家;而汉武帝的继承者昭帝,宣帝等人皆有雄才大略,并且权臣霍光能力出众,国家在其治理之下几无动乱之祸。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之后是经济方面:

秦始皇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在秦统一之后,土地私有制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自身统治,但是也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而度量衡,货币,交通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但是还是那句话,秦始皇死的太早了,在他短暂的大一统时期,严重的徭役拖累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人民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修养生息,在秦始皇死后,人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

而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的文景之治,经济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恢复,并且汉承秦制,经过秦朝的奠定,人民已经熟悉了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而且汉初实行的事黄老之学,基本有解散部队,解甲归田,有功之人愿意留在关中,可免除徭役十二年,回到故乡,免除摇徭役六年,使关中地区人口迅速积累,壮大了中央政府的实力;对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战败的将士,号召他们返回故乡,并且依次赐予田宅,“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大大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而在战争中被买卖的奴隶全部升为平民,使汉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和拥护;对商人汉朝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最后汉初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民力得到了恢复。到了汉武帝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汉武帝即位之后,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使铸币权统一于中央,并且将盐铁统一于政府及其过起手中,即便汉武帝穷兵黩武也有资本来劳民伤财。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然后是文化思想方面:

秦始皇时期尊崇法家思想,严刑酷吏较多,国家机器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之中,虽然有极高的行政效率,但是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骚扰和破坏,社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就如同一根紧绷的弦,而秦始皇一死,使这跟弦“绷”的一下断了,也许秦始皇知道自己该实行仁政,否则他就不会让当时的大儒来当扶苏的老师,因为扶苏的所作所为与儒家的仁政思想颇为相投,而且扶苏是因为为儒生辩护而被发往边塞锻炼,可见秦始皇明白自己该施行仁政,但是为了巩固新生的国家,不得不实行法家思想,也许他想让扶苏来代替自己施行仁政,但是小人当权,自己死后,愿望落空;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为外表,法家为内里,但同时不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而且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大儒生人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在汉武帝晚年和死后,国家大力推行仁政的施行,人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而且思想上忠君爱国,阻止了大量叛乱的发生。最后是军事上:

秦始皇时期疆域迅速扩大,但是秦国依旧采用之前的制度,百姓戍边来回旅途长,戍边时间又不长,人民疲于奔波,但是秦朝的治兵制度没有更改,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人民迫于政府压力不得不反,而且秦始皇时期北方匈奴未平,南方各族又四处为祸,秦始皇不得不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调往北方和南方,导致国家各郡县几无良兵可用,而且5秦始皇下令各方士兵即便国家灭亡也不可回来勤王,所以秦朝在一帮旧贵族的起义下灭亡;

秦皇汉武,两个相似的人物,为何汉朝就能延续?

而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降服西域,收服南越,边疆几无祸乱,而且匈奴被汉武帝打的几乎灭族,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西域的归降,催生了丝绸之路的诞生,推动了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南越,朝鲜的收服,为人民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在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在汉武帝的基业上迅速的使国家恢复过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和汉武帝虽然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是两者面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背景又有极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秦朝的支柱——秦始皇崩塌太快,而汉武帝在位时间长,支撑着这个帝国不至于在自己死后崩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