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2019-12-09 06:39:43 暂无 阅读:1653 评论:0

◆ ◆ ◆ ◆ ◆

清代妃嫔,自康熙朝以后有个别受宠的皇贵妃附葬帝陵,此外,皇帝死后,在世的皇贵妃、贵妃等作为继统皇帝的生母或养母而背尊为皇太后,按照皇后陵规制单独建陵安葬,其他的皇贵妃、贵妃等妃嫔则在帝陵附近择福地,集中建妃园寝。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摄影:一叶扁舟

根据上述规定,雍正于1730年选定太平峪万年吉地的同时,在泰陵东北500米外的忠义村选定了众妃嫔的福地。并相继营建。成为清代第二座妃园寝,也是清西陵境内的第一座妃园寝。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一叶扁舟

现在人们常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甚至还有的说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后妃很多,其实从文字记载分析,封建时代的每一位皇帝都没有到达这么多的后妃。在清代,后宫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共分八个等级,地位最高的当属皇后,之后依次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这些妃嫔根据地位尊卑,在宫中所受的待遇截然不同。

清宫秀女是清代后妃的主要来源。清代自顺治以来到光绪年间,每三年一次挑选八旗秀女,由户部主办,从未间断。顺治朝规定,凡在旗女子,不论属于官员或兵丁的家庭,年龄到了13——16岁,都必须授部应选。康熙至嘉庆朝又先后规定,外任文官同知以下,武官游击以下的八旗女子免选,后族近支及母族系宗室觉罗者准声明免选。太后,皇后及妃嫔弟兄姐妹的女子皆可免选。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一叶扁舟

每逢挑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行文到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官员、将适龄女子由族长等逐级呈报都统,递户部备案。挑选时每旗分满蒙汉为先后,以人数多寡勾配,按年岁大小排列顺序。入选日,备选秀女由帝后选阅,每班五人,当意者留牌子,落选者撂牌子。初试撂牌子者及复试落选者均可自由婚嫁。以一般秀女身份入后宫得到皇帝宠爱的,便可得到答应,常在,贵人不同等级的封号。有的升至妃、嫔,更有幸运者因“中宫虚位”可有妃嫔升至后位。被选中的秀女,除充实后宫主位,还要配给近支宗室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及亲郡王之指婚。入选后宫的秀女,若从未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就得不到任何封号,只能在深宫内院度过幽怨的一生。凡妃子之备幸者,皆有一绿头牌,书姓名于牌面,敬事房太监置之大银盘中,或十余牌,或数十牌。待皇帝晚膳毕,太监举牌跪帝前,若无所幸则曰去。若有属意,则取牌翻转之,此背向上。太监下,取此牌。有专以驼妃子入地榻者,届时,帝先卧,驼妃者脱妃上下衣皆净,以大氅裹之,背至帝榻前,去氅,妃子赤身由被角逆爬而上,与帝交焉。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侯于窗外,如时过久,则总管比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一叶扁舟

也许您会问,皇帝生前拥有这么的妃嫔,为什么死后不与之同葬地宫呢?这就涉及到清朝的埋葬制度:皇帝的后妃当中,只有皇后有资格与皇帝同葬,且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皇后必须死在皇帝之前,否则,皇后另建陵寝,但是也有皇贵妃与皇帝同葬的特例。这必须是皇帝生前特许的,除去这个特例外,皇贵妃等七个等级只能入葬妃园寝。而且根据妃嫔地位的尊卑,她们宝顶在园寝中的位置及大小都有不同。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汇图网

按封建等级制度,妃嫔墓址选好后,在帝陵定名前称妃衙门或福地,帝陵定名后,正式称某某陵妃园寝。以昭明其隶属。建筑规模比皇后陵小,不能用..琉璃瓦,而用绿色琉璃瓦,东西朝房改称东西厢房,用灰布筒瓦,神道桥改为一孔拱桥,神路完全用砖铺满,焚帛炉只有一个,没有神厨库、下马碑、井亭。隆恩殿称享殿且为单檐歇山顶,正面踏跺没有龙凤丹陛石,享殿月台四周没有荷叶净瓶石栏板,没有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园寝门中门有门楼,两侧则为随墙门。琉璃花门内建有二十一个宝顶,雍正的二十一位妃嫔长眠于此。

这些妃嫔按等级的高低,宝顶大小不同,位置排列有异。二十一座宝顶由南向北大致分为三行排列。宝顶的规模却是按照妃嫔的等级由南向北有中间向两侧逐渐缩小。

陵妃园寝妃嫔葬位

【探秘】历经风雨的清西陵泰陵妃园寝里,埋葬着雍正皇帝哪些妃嫔呢?

南起第一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宁妃武氏(雍正十二年卒);

齐妃李氏(生皇子[未齿序]、次子、三子,前两子早夭,皇三子弘时被雍正处死,乾隆二年卒);

纯懿皇贵妃耿氏(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封裕妃,乾隆四十九年卒,享年96岁);

谦妃刘氏(生皇六子果亲王弘瞻,封谦嫔,乾隆尊为皇考谦妃,乾隆三十二年卒);

懋嫔宋氏(雍正八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9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马常在、那常在、海贵人、安贵人、郭贵人、李贵人、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卒)、李常在、春常在。

往北第三行葬7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张格格、苏格格、常常在、高常在、顾常在、伊格格、张格格。

纯懿皇贵妃宝顶南起第一行居中:

纯懿皇贵妃宝顶

纯懿皇贵妃耿氏

四十九年甲辰十二月十七日卒,年九十有六。

明年二月,谥曰纯懿皇贵妃。

葬泰陵妃园寝,位列诸妃之上。

在二十一位妃嫔当中,纯懿皇贵妃地位最高,所以她的宝顶规模最大。位居前排正中。纯懿皇贵妃是一个较为高寿的人。享年96岁。因此泰陵妃园寝也被称为“纯懿皇贵妃园寝”。在纯懿皇贵妃宝顶两侧,有四座稍小的宝顶。分别埋葬着懋嫔、谦妃、齐妃、宁妃四位妃嫔。

中间一排宫九座宝顶,自西向东分别是:春常在、李常在、张贵人、李贵人、郭贵人、安贵人、海贵人、邢贵人、常常在。其中五位贵人位置居中,宝顶稍大些,四位常在位置靠边,宝顶较小。

最后一排共七座宝顶,自西向东分别是;张格格、伊格格、顾常在、高常在、苏格格、张格格。其中三位常在位置居中,宝顶比格格的宝顶稍大,四位格格的位置靠边,规模最小。格格是清朝皇族中女儿的称号。但是这里埋葬的格格并不是皇族的千金,而是曾经得到皇帝宠幸的宫女,并没有给她们一个封号。只能以格格代称。

在封建礼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的束缚下,她们过早的失去了应该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童贞和快乐。她们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是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她们虽没有彪炳史册,名垂千古,但是,这历经二百多年风风雨雨而显得满目苍凉的泰妃园寝的存在,却是她们留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见证。同时也是研究清代妃园寝建筑规制个特点的鲜活例证。

◆ ◆ ◆ ◆ ◆ #皇帝#妃嫔#秀女

清宫秀女是清代后妃的主要来源。清代自顺治以来到光绪年间,每三年一次挑选八旗秀女,由户部主办,从未间断。顺治朝规定,凡在旗女子,不论属于官员或兵丁的家庭,年龄到了13——16岁,都必须授部应选。康熙至嘉庆朝又先后规定,外任文官同知以下,武官游击以下的八旗女子免选,后族近支及母族系宗室觉罗者准声明免选。太后,皇后及妃嫔弟兄姐妹的女子皆可免选。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一叶扁舟

每逢挑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行文到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官员、将适龄女子由族长等逐级呈报都统,递户部备案。挑选时每旗分满蒙汉为先后,以人数多寡勾配,按年岁大小排列顺序。入选日,备选秀女由帝后选阅,每班五人,当意者留牌子,落选者撂牌子。初试撂牌子者及复试落选者均可自由婚嫁。以一般秀女身份入后宫得到皇帝宠爱的,便可得到答应,常在,贵人不同等级的封号。有的升至妃、嫔,更有幸运者因“中宫虚位”可有妃嫔升至后位。被选中的秀女,除充实后宫主位,还要配给近支宗室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及亲郡王之指婚。入选后宫的秀女,若从未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就得不到任何封号,只能在深宫内院度过幽怨的一生。凡妃子之备幸者,皆有一绿头牌,书姓名于牌面,敬事房太监置之大银盘中,或十余牌,或数十牌。待皇帝晚膳毕,太监举牌跪帝前,若无所幸则曰去。若有属意,则取牌翻转之,此背向上。太监下,取此牌。有专以驼妃子入地榻者,届时,帝先卧,驼妃者脱妃上下衣皆净,以大氅裹之,背至帝榻前,去氅,妃子赤身由被角逆爬而上,与帝交焉。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侯于窗外,如时过久,则总管比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一叶扁舟

也许您会问,皇帝生前拥有这么的妃嫔,为什么死后不与之同葬地宫呢?这就涉及到清朝的埋葬制度:皇帝的后妃当中,只有皇后有资格与皇帝同葬,且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皇后必须死在皇帝之前,否则,皇后另建陵寝,但是也有皇贵妃与皇帝同葬的特例。这必须是皇帝生前特许的,除去这个特例外,皇贵妃等七个等级只能入葬妃园寝。而且根据妃嫔地位的尊卑,她们宝顶在园寝中的位置及大小都有不同。

《清西陵泰陵妃园寝》 摄影:汇图网

按封建等级制度,妃嫔墓址选好后,在帝陵定名前称妃衙门或福地,帝陵定名后,正式称某某陵妃园寝。以昭明其隶属。建筑规模比皇后陵小,不能用..琉璃瓦,而用绿色琉璃瓦,东西朝房改称东西厢房,用灰布筒瓦,神道桥改为一孔拱桥,神路完全用砖铺满,焚帛炉只有一个,没有神厨库、下马碑、井亭。隆恩殿称享殿且为单檐歇山顶,正面踏跺没有龙凤丹陛石,享殿月台四周没有荷叶净瓶石栏板,没有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园寝门中门有门楼,两侧则为随墙门。琉璃花门内建有二十一个宝顶,雍正的二十一位妃嫔长眠于此。

这些妃嫔按等级的高低,宝顶大小不同,位置排列有异。二十一座宝顶由南向北大致分为三行排列。宝顶的规模却是按照妃嫔的等级由南向北有中间向两侧逐渐缩小。

陵妃园寝妃嫔葬位

南起第一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宁妃武氏(雍正十二年卒);

齐妃李氏(生皇子[未齿序]、次子、三子,前两子早夭,皇三子弘时被雍正处死,乾隆二年卒);

纯懿皇贵妃耿氏(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封裕妃,乾隆四十九年卒,享年96岁);

谦妃刘氏(生皇六子果亲王弘瞻,封谦嫔,乾隆尊为皇考谦妃,乾隆三十二年卒);

懋嫔宋氏(雍正八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9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马常在、那常在、海贵人、安贵人、郭贵人、李贵人、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卒)、李常在、春常在。

往北第三行葬7位,从东往西分别是:

张格格、苏格格、常常在、高常在、顾常在、伊格格、张格格。

纯懿皇贵妃宝顶南起第一行居中:

纯懿皇贵妃宝顶

纯懿皇贵妃耿氏

四十九年甲辰十二月十七日卒,年九十有六。

明年二月,谥曰纯懿皇贵妃。

葬泰陵妃园寝,位列诸妃之上。

在二十一位妃嫔当中,纯懿皇贵妃地位最高,所以她的宝顶规模最大。位居前排正中。纯懿皇贵妃是一个较为高寿的人。享年96岁。因此泰陵妃园寝也被称为“纯懿皇贵妃园寝”。在纯懿皇贵妃宝顶两侧,有四座稍小的宝顶。分别埋葬着懋嫔、谦妃、齐妃、宁妃四位妃嫔。

中间一排宫九座宝顶,自西向东分别是:春常在、李常在、张贵人、李贵人、郭贵人、安贵人、海贵人、邢贵人、常常在。其中五位贵人位置居中,宝顶稍大些,四位常在位置靠边,宝顶较小。

最后一排共七座宝顶,自西向东分别是;张格格、伊格格、顾常在、高常在、苏格格、张格格。其中三位常在位置居中,宝顶比格格的宝顶稍大,四位格格的位置靠边,规模最小。格格是清朝皇族中女儿的称号。但是这里埋葬的格格并不是皇族的千金,而是曾经得到皇帝宠幸的宫女,并没有给她们一个封号。只能以格格代称。

在封建礼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的束缚下,她们过早的失去了应该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童贞和快乐。她们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是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她们虽没有彪炳史册,名垂千古,但是,这历经二百多年风风雨雨而显得满目苍凉的泰妃园寝的存在,却是她们留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见证。同时也是研究清代妃园寝建筑规制个特点的鲜活例证。

◆ ◆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