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史海钩沉:江城吉林咋还有“水都”美誉?那些往事值得回味……

2019-12-09 09:42:17 暂无 阅读:1041 评论:0

吉林城山形水胜,山若翠屏,水如玉带,城市就在画图中。

一座城,除了有“江城”“之名,还有个“水都”之称。“江城”因康熙诗句“连樯接舰屯江城”而得,“水都”却是历史上曾经的城市风景。

史海钩沉:江城吉林咋还有“水都”美誉?那些往事值得回味……

上世纪20年代吉林东大滩(今世贸万锦前)冬季松花江风貌。摄于1929年

(一)

民间传说,乾隆东巡吉林,将要进城之际,甚是喜悦,立马西南岭端,遥望吉林城天水回环,青山逶迤如龙,堪称一方形胜;再看城池宛转,隐然形同一只琵琶,遂脱口赞道:“琵琶城,太极湾,铜帮铁底松花江。”

以后,乾隆立马之山,即称“欢喜岭”;岭下进城路上有湖荡,乾隆御马不慎跌入湖中,于是从此称之“落马湖”。而那一句赞词,似乎就此成为吉林城的地理判词。

说是判词,是因此赞词确是甚为真切地道出了吉林城池的地理特征。松花江天水滔滔,从长白山奔腾而下,切割出险峻的松花江大峡谷。自吉林上溯,江底尽为岩石,极少泥沙淤积,可称“铁底”;而旧时的江岸,水无尘,地不染,金沙闪烁,阳光下疑是金星闪闪。道光年间的闯关东人就是被这金光闪烁的河道吸引,由此发现了老金厂的金脉。这样的江岸,当之无愧可称“铜帮”。由此可见,“铜帮铁底”之谓,实非出于想象,乃是真实的映象。

“太极湾”之称,也是吉林松花江的形象写真。

朱雀、龙潭、玄武、小白四山朝拱之间,松花江天河一线,浩荡南来,在城前依依有情地做一反"S"状的太极图形,弯转回环,然后才恋恋北去。四山作象,太极为仪,诚是天造地设的钟灵毓秀之地。

乾隆末年随父亲来吉的王贞仪,在吉凡五年,是清代著名的女算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在吉之时,尚为少女的王贞仪亦曾赋诗歌咏吉林城的天水松花太极之美:“四座名山,天下奇观;松江之水,无不称羡。山水构成太极图,除却船厂恐再无。”

数百年来,“吉祥太极”已成为吉林城的一个文化地理符号。

“琵琶城”之谓,说的却是吉林城的形制。从今天历史遗存的吉林民国初年老地图看,本来东西两面略呈椭圆的城墙,在城市接近西南的德胜门处,曲折向西北延伸出一块,这一段城墙,齐齐地凸出于北端城墙的平行线,果然使一座城像极了琵琶形状,凸出部恰似琴头,致和门与北极门就在琴头的两端。

这里应该辨误的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筑的吉林城,东、西各250步,北面长289步,基本接近一座方城,并不具备“琵琶城”的形制;乾隆七年(1742年),吉林城重修,城门由原来的三处增加至五处,分别为西门、大北门、巴尔虎门、大东门、小东门,从城墙的设置看,这时的城墙也非“琵琶”形状。

此后,一直到同治五年(1866年)再一次重修吉林城,将城墙从西北地方向外拓展,呈现一“几”字轮廓,才明显见出“琵琶城”形状。于此可见,乾隆称吉林“琵琶城”之说,当是后人附会,但吉林“琵琶城”的形制却是历史的真实存在。

一座城,何以有“琵琶”状的形制?是建城者纯心要建一个琵琶城,衬着这绿水青山,来在这清虚之间弹奏自然的清音?非也,实是由于当时自然条件所限。不是限于山,而是限于水。

史海钩沉:江城吉林咋还有“水都”美誉?那些往事值得回味……

上世纪20年代吉林市二道码头一带松花江风貌。摄于1923年

(二)

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在考古报告《吉林市附近之史迹及遗物》中,对西团山文化的历史发展流向作了研析,指出“今日吉(林)市,当时(史前时期)或为之河道,或一池沼泽耳。以出土文物表现之时代推测,辽、金后始向今日市中心发展,下经元、明、清,始形成今日幽静都市大吉林之伟容”。

这是李文信先生20世纪20年代在吉林城考古时为之画出的历史地理图景。

随后,水文地质部门的勘测也证明了,今日沿北山、玄天岭脚下一线,在8000~10000年前曾为松花江吉林市区段的古河床。当时,松花江大致是在温德河口一带进入这一河床。尽管这一时段看似很远,但对吉林城的地理环境仍有深刻影响,是近现代吉林有“水都”之誉的重要历史条件。

在民国初年的吉林城老地图上清晰可见,那时,城区内曾有多处湖泊。从福绥门向德胜门方向,城根一带,有一处带状的湖泊,且面积颇大;临江门外偏北地方,有一转心湖胡同,胡同即是因湖名“转心”而起。在地图上看,这一处湖面也很大,西部略呈亚腰形,中间呈狭长带状,然后西转,湖长约在一里左右。

在德胜门与致和门之间,大德胜街(今德胜路)以北,又有一狭长带状湖泊,东端直抵城墙,西端实与转心湖相连。此一带长湖,从城墙处一直绵延至大德胜街尽头,约略算来,总在三四里左右,今天北山脚下的荷花湖应是它的遗留。西安路旁,西石砬山下,又有落马湖,传说是乾隆御马失足落水之地,湖泊的存在比吉林建城的时间不知要早几千年。现在,这里已辟为风景游园。

这些湖泊,都在城西,城东一带,也散布有多处湖泊。朝阳门外,沿朝阳街向东,即有三处湖泊;朝阳门外迤北,城根处有天齐庙,庙之南北两侧,亦有两处小湖;巴尔虎门外,也有五六处湖泊,面积不会小于今天的落马湖。

在今桃园广场(原岔路乡)以北(今吉林大街与延安路交叉口西),又有俗名“莲花泡”的莲花湖。耆老记忆,这一处莲花湖,湖面曾很开阔,南北长八十余丈,东西宽十九丈,有一里地方圆。每年夏季,湖中盛开荷花,景致怡人。吉林地方,喜称荷花为莲花,又习惯称小些的湖面为“泡”,这一处湖面遂被称之“莲花泡”。

20世纪60年代时,此处尚一派美景,湖上莲叶田田,荷花艳艳,环湖小径,游憩者不断。湖畔又有亭台,常见京剧票友在亭下这个唱小生,那个唱花旦,亦有钓者静坐柳荫,一支钓竿长垂水边……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城市一步步的扩张下,莲花泡才告消失。

除却城里城外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还曾有多条河流流贯城区内外。原来临江门外,现今独立路、农林街一带,曾为河道;西石砬山下,曾有小河流入大江。老北关外,有一条牤牛河;望云山下,亦曾有一条河流,历史上俗称“风水河”。

20世纪90年代,满族民俗学者关云蛟先生在编撰《吉林市志·建筑志》时,曾对吉林城市地理做了踏查,从多位老人口中得知,风水河上曾有五道桥。落马湖、转心湖与北山荷花湖之间,都有水道相连,而荷花湖与风水河的水,都流向城东,与“运河里”地名有关,此一运河,西起致和门,北至哈达湾山头,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于是一年年不断整治,取直路线,疏浚河道,遂有“运河”之称。

运河之南,称之里面,住居于此,也就有了“运河里”的名字。在城里,福绥门即因有河流通过而称之“水门洞”;今日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河南街,亦是因为在城内一条横贯南北的河流南岸而得名河南街。老吉林人记忆,这河是从牛马行那里流来,经过牛马行老菜楼东转,与原来的通天街平行。

故此,在老牛马行一带,曾有河东河西之分。老人口传,原来的东、西两座..寺,即因分在河东与河西,而有东..寺和西..寺之称。

在这些纷密的湖泊与河流之外,还有一个地理现象也不应忽略。《永吉县志·舆地志四》记载,德胜门内“顺城墙北行,又东北至西夹信子,南半尚能通车,东北则湫隘仅容行人”。又记:巴尔虎门外,“吉海路至黑山头颇湫隘”。

“湫隘”者,除“狭窄”之意外,亦有地势低洼之意。此处记下的仅是两处城门附近的情形,城里城外,这样的“湫隘”之处一定还有不少。这种地方,原也就是池沼湿地,后来一点点为人所居。

曾有学者在对吉林城的历史地理考察中推测,清末民初之间,吉林城区地方,大约应有湖泊十余处,河流近十条。现在,这些湖泊已大多不见,仅剩北山下的荷花湖与西安路旁的落马湖;那些河流则基本都已消失,或者自然干涸,或者在城市改造中被填埋。最初,是它们规定了城市的形制,使吉林城因形就势地成为一座琵琶城,但是,也正是它们一点一横一撇一竖地搭建了吉林城的水都风景。

史海钩沉:江城吉林咋还有“水都”美誉?那些往事值得回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吉林松花江上载运的船只。

(三)

其实,构成吉林城水都风景的,除城区内外散布的湖泊与河流外,还有松花江为之布设的大美风光。

“星汉南来直北流,萦迴漭沆卫神州。城临镜水苍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这是清高宗乾隆在十九年(1754年)东巡吉林时赋写的诗句;“山映夕阳分五色,水流明月荡重光;门前即是西湖景,船厂天然避暑乡。”此是浙江仁和(杭州)人沈兆禔在宣统二年(1910年)来吉时的深情抒写;张学良亦曾爽声咏唱:“四面皆山三面水,十里江堤分外美。欲问天堂在何处,不在苏杭在东北。”

这些咏赞吉林风光的诗句,情却都为一江天水而生:山无水而不媚,地无水而不秀,城无水而不灵。天水滔滔,环抱有情;“太极”默佑,毓秀钟灵。一城的美景,皆因松花江赋予神韵;苍山画屏,都为松花江给予云霞瑞霭。如此优山美地,如此风光殊异,只在城市的地理格局上有松花江作为精神情怀的灵感。

历史上,吉林城呈现的水都风貌,既在城区,更在松花江畔。今人甚感遗憾的是,已经消失的二道江,在今天如果能够科学地规划建设,应该是城市的一道难得风景。

二道江乃源起于东莱门外的松花江支岔。《吉林通志》记载,雍正九年(1731),在小东门外曾官修板桥一座,由东大滩江岸处有一溪流,东沿山神庙南,北折经巴尔虎屯向北汇入松花江。这种大江分出又归于大江的溪流,俗称“江岔子”,吉林城中,则习惯称此大江岔子为“二道江”。

不过这一条江岔子实在太大了,它南起东大滩西头,之后往东北方向延伸,流经原来的山神庙下坎,再折向北至巴虎屯,由钱家屯以东流入松花江。老一辈吉林人说,它是大江发脾气的产物,一条直线就从东大滩地方向北奔去了,没有了那些回环,没有了徐徐的弯转,像烈马脱缰一样,在龙潭山北才又与主流汇合。这一程的江道,足有十余里。东大滩即是介于二道江与松花江之间的南北长十余里、东西宽一里的带状江心岛。

耆老记忆,二道江的消失,其实是20世纪初的事情。

清代末年,禁山开放,官办与私办的林业局都只为伐木谋利,森林采伐量持续增加,松花江上,巨大的木排联翩而下。这些木排,有些不能短期出售的,便都囤积二道江内,人马杂沓,木材山积,江流也为之擁塞。渐渐地,上游的江水就断流了。

以后,随着岸边人家增多,江道也开始逐渐干涸,浅处成为水洼,深处即成大水泡子。今天的通潭街边,曾有一处泡泽,人称“东大泡子”,以后改称“东方潭”,这一称“大泡子”又称“潭”的小湖,即是二道江的遗留,后来也被填死了。

今天,尚能看到二道江历史遗迹的地方,还有旱江桥,桥为1926年修吉敦铁路桥时所建,长近百米,因为是在已经干涸的二道江河床上架桥,故称“旱江桥”。

至1945年光复,二道江上游已经不复存在,一望尽是菜地和民房,只有下游江身可依稀辨认。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连片建起楼房,多是那些大企业的住宅,从此就只留下“二道江街”这样的地名了;有些如“江下坎”“急水流”的名字,则恐怕会随着江水永久消失了。

这样浩大的一条支流,实是当时吉林水都的一条风景线。现在人们的遗憾是,如果它能保留下来,又很好地规划,会不会是比哈尔滨太阳岛更好的风景?

其实,吉林松花江上,这样的风景还有多处。临江门对岸,曾有俗称“大青沟”地方,也是一条绵延一二里的江岔子,多少人曾在那里留下少年的记忆……

细细数来,吉林水都的风景当然不止这些。江岸与街头多生柳树。柳树是最依恋水的树种,春日的一树鹅黄,夏时的纤纤柳丝,冬季的翩翩雪柳,都让水都别有风情。

最是松花江上的水禽和水鸟:天鹅、大雁、鹭鸶、鸳鸯、野鸭,还有大如鸵鸟的大鸨,一年年随着春风秋汛应时而来又应时而去;柳莺、画眉……则一整个绿色的季候都在柳林里鸣唱。它们,也是这水都不可缺少的风景。因为它们,水都的风光也才更多几分明媚。

那时,城内几乎每一条胡同都有一口水井,城内计有水井163口。辘轳把摇动的打水声;夏天里江岸下女人们洗衣的棒槌声,冬季水院子里牛马的呼吸声……也都是水都才有的风景吧?

吉林城因水而生,因水而有一城的灵动;天赋天赐,而有“水都”之名。今天,在我们的想象里,水都的风情依然生动……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高振环

图片提供:皮福生

编辑:刘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