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在我国清代官场有“以貌取人”的选官制度,你听过吗?

2019-12-10 12:46:21 暂无 阅读:1739 评论:0

我是山东德州人,小时候就听家里人说过,村子里有位清代时候的举人因为长相丑陋没有做成官,当时以为是笑话,长大后,随着对清朝官制的深入了解,越发觉得可能是真的这样,如今的国家各类考试已经非常公平了,但是在我国清朝时期以貌取人选择官员的奇葩制度还是真实存在的,大致时间存在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至清末。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清代的这一奇葩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我国清代官场有“以貌取人”的选官制度,你听过吗?

清代官员(图片与本文无关)

这种制度俗称“大挑”。所谓大挑,就是从落第的举人中挑选一部分人当官,挑选的标准就是相貌身材。自古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拔官员应该是重视贤能,不会因为长相好坏而决定。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清代居然推行过凭相貌选官的制度。

这种制度的出现,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由于当时社会是以农业为主,还没有工业,读书人在当时来说自主创业不太可能,只有仕途一条路可选,官员职位就那么多,但读书人是越来越多,时间久了,人才压得太多了。为了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清代乾隆年间开创了“大挑”制度,从不第的举人中选取一批可用之人,选上了就可以当官。

那么为何要从落第举人中挑人呢?因为举人实在是太多了……

众所周知,古代科举的录取率是相当低的。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而成为进士的,只占每科应考人数的1%左右,真可谓是百里挑一。相比现在动辄20%-30%的高考本科录取率,无疑是相当难的。

在这其中,举人的地位最尴尬。举人是指通过了乡试的考生,他们虽然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大多数举人都不会被直接授官,这与会试录取的贡士、进士能够直接授官有巨大差别。

当然,也有个别举人因为现任官员出缺,通过拣选和截取这两种方式递补为官,但这基本是撞大运。绝大多数举人一辈子也等不来一个职务。久而久之,各省都积累了许多考不中贡士进士,又无官可做的举人。

这个“大挑”,遂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奇葩选官制度。

具体的挑选办法是这样的。

吏部将各省推荐的举人列名册呈报。皇帝亲自指派王大臣和吏部尚书现场挑选。挑选举人一不用写文章,二不用现场口试,举人们只需要走上堂去,由王大臣和尚书当面察看。

所谓察看,有一套“八字标准”,这个八字可不是生辰八字,而是:“同、田、贯、日、气、甲、由、申” 。“同”即面方体正,“田”即举止端凝,“贯” 即身材颀长,“日”即骨骼精干,此四者为合格。“气”乃体貌歪斜,“甲”乃头大身小,“由”乃头小身胖,“申”乃两头小而中间粗,此四者不合格。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外貌协会:长得好看入选,长得丑出局。

王大臣和高官们察看时,每组分为20人上堂,首先宣布8名长得最丑的,唱完名,这8个人就宣告淘汰。每点一个人名,众人的心就猛跳一下,真可谓心惊胆颤、命系一线,等到唱完8个,剩下的12人才算稍稳心神。时人称之为“跳八仙”。跳完了“八仙”,余下12人就不再淘汰,只分名次。王大臣再唱出3人之名,这3个都是长相最好、气质最佳的,属于第一等人,选中者直接授官为知县。还剩9人,就不再一一点名,直接划分第二等人,授官为各州县的学政官。既然选拔标准就很奇葩,整个大挑制度自然也少不了奇葩故事。参加大挑的,基本都是学业不够拔尖、门路也不多的一般举人,能够通过吏部官员请托的自然不多。所以能不能选上,有时全靠运气。

所谓的“八字标准”也只是个概略性标准,毕竟人的长相种类太多,有时好不好看也是相对而言。所以如果分组时走运,20人中年龄大、体貌短小的人多,那么人高马大、面白气雄的,出线概率就很高,即使长的一般,也有可能胜出。相反,如果同组中年少者多,即使长相不差,也可能因为对比关系而落选。如果确实几个人分不出高下,那就只能听天由命,看主审大臣的心意在谁了。

但是举人们丝毫没脾气。国家本来给你提供了凭本事吃饭的机会,你却没考上贡士,那就只能靠脸吃饭了。但是注意一点,在清代举人的职位最高也就是知县和州县的教职,不可能太高,和进士还是有差距的,就像现代的双一流高校和一般的专科生差不多,就业的方式就差很多。

其实,制度都是为社会服务的,但是这种奇葩制度会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呢?看完了这些你是不是也就得清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很特别呢?请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