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走向“诗和远方”,是啥绊住士官的腿?(2)

2018-05-30 11:18:48 网络整理 阅读:129 评论:0

“不是不想留,是真不好留!”在某旅上士白廷凯看来,“16”这个数字就好像灰姑娘舞会上的“12点钟声”,钟声一响,老班长们戴着大红花,伴着锣鼓声,就走了。

个别基层士官“吐槽”:“啥都不怕,就怕在部队闷头干了十几年,抬头一看还得回到地方接着低头干。”

“这些宝贵的士官人才,受诸多现实因素制约,在正值战斗力的‘黄金阶段’脱下军装,对部队是一种巨大损失。”北部战区陆军兵员和文职人员处处长闫雪华坦言。

大凡从军营走过来的人都懂得,军人的牺牲奉献是多维的,包括军人自己、家庭和子女成长的牺牲奉献。

某旅上士吴迪为了在部队长干,动员对象到驻地安家。结果结婚不到半年,部队却移防千里之外。小吴妻子刚开始还能熬过两地分居的生活,可怀孕后感觉力不从心,几次给吴迪打电话:“不行年底就赶紧回来吧!”渐渐地,内疚心和责任感犹如两个重叠的影子,在吴迪胸中汇到了一起。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面对无依无靠的妻子,吴迪把这话咽进了肚里。

调查发现,基层已婚士官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既处在“建功立业的黄金期”,又处在“家庭困难的多发期”。家属就业难、家庭住房难、孩子上学难、赡养父母难等实际问题,使一些基层士官很难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在士官。”某旅旅长韩光明认为,当前“初级士官忧晋级,中级士官忧转业,大龄士官忧婚期,已婚士官忧团圆”等现象必须引起各级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然影响士官队伍的稳定,继而影响基层建设发展和部队战斗力。

诚然如此。有时让征战大军疲惫的,,不是眼前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土。

士官们更看重“今天的机会和明天的希望”

士官,是战士身边的“官”,军官跟前的“士”,论身份亦兵亦“官”、论工资待遇不高不低、论个人发展还需“边干边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