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军民融合丨无人机缘何“飞”出新高度(2)

2018-07-14 08:28:02 网络整理 阅读:61 评论:0

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怎么建,应该由什么力量构成?如今回过头来再回答这个问题,邓仕林体会尤深:绝不能用军地“两条线”的单向思维考量,而一定要充分理解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本质内涵,按照开放融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路“统”起来。

2.飞速怎样提升?

变自训为他训:“借”外脑支教

“无人机教学不是纸上谈兵,飞手如果不能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一旦碰到侧风摔落,将会损失巨大。”教学计划方案刚递到团领导案头,却被无情否决,团领导理由很充分:教员素质不过硬,方案通不过。

无人机操作看似简单,实则易学难精。单就其涉及面而言,机械方面需要学,电子元件也要学,空气动力学也得会,各种传感器如何搭配使用,飞控优先选择哪个传感器,如果有传感器故障,飞控怎么切换到备用传感器……如果仅凭自身学习,恐怕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为既会操作使用又懂基本原理的合格飞手。

以往,这个团主要以自训为主。而今,面对全新的无人机军事训练课目,“自力更生”的老路子显然行不通了。与此同时,高水平的军用无人机专家一将难求。怎么办?团党委议训会上,邓仕林提出: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发挥社会科教资源优势,变“自训”为“他训”。此时恰逢武汉大学之城办公室刚刚在辖区高校成立无人机产教联盟。团党委主动派人登门求教求助,外“借”高手拓展教学训练。

无人机产教联盟不负众望,很快推荐了一位有近20年无人机专业军事教学经验的行家——武汉军械士官学院教授王古常。王教授带着他的教学团队与该团作训部门合作,共同完善训练方案,及时拿出了《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调整规划》《无人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方案》,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专业..,组织预备役无人机应急应战分队展开训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