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2019-11-15 06:32:33 暂无 阅读:1382 评论:0

[爱卡汽车文化频道原创]

曾经有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讲述了三个怀揣着“美国梦”的三个年轻人,经历众多磨难与坎坷,最终在中国创业成功的故事,比起它的中文电影名,我认为它的英文译名《AmericanDreamsinChina》更能精确刻画出故事的中心思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1世纪的当代青年已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那般拥有强烈的“美国梦”,但美国文化仍然在不断吸引着我们,譬如超级英雄电影、哈雷摩托车。今天我们就将骑上经典纯粹的哈雷Iron1200,拜访一位美式餐厅老板,经历美国进修而后回国创业的他,又对美式机车与美食有何独到见解呢?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哈雷戴维森Iron1200,“Iron硬汉”的译名我认识是哈雷家族里中文译名翻译的最巧妙和恰当的。虽然是哈雷戴维森家族中较为入门的系列,但它有着好莱坞大片中硬汉一般的纯粹与干练。没有夸张的修饰,没有臃肿的风挡与音响,这才是一台哈雷戴维森该有的样子。哈雷并不是迎合当下流行的复古潮流,因为它本身就是古典的、简单纯粹的,生产最接近20世纪初样貌的摩托车,这才是哈雷的精髓。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相较于入门的883车型,你只需增加一点点预算,这台1200cc发动机会回馈给你高达36%的额外扭矩,哈雷特有的震动与音调一样不落,只是过于低调的声浪需要一条改装排气进行简单修饰。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固定式扰流罩也是新款Iron1200所独有的,无论是转向灯与头灯都采用了最复古的造型。同时前大灯使用了LED光源,和无钥匙启动系统加起来是整车上为数不多的先进配置,这对于一台原汁原味的哈雷来说已经足够了。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扰流罩后面简单的机械仪表也是遵循了哈雷一贯的风格,转速及挡位可以通过下方的数字屏幕显示,不过你真的骑上哈雷就会发现通过车辆的震动就完全可以感知是否应该加减挡,悠闲散漫的驾驶氛围也不会让你有任何激进驾驶的念头。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小巧精致的油箱是Sportster系列的标志,相较于Forty-Eight48,Iron1200提供了更加实用的12.3L油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续航里程焦虑。油箱侧方的拉花也是致敬上世纪70年代经典的哈雷油箱彩绘图案。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颇有CafeRacer意味的单座造型也是遵循了Sportster运动者系列的风格,其实在哈雷诞生之初的年代,它也曾一度以运动性而著称,赢得过诸多拉力比赛。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元素仍然被Sportster运动者系列所继承,尽管它和当今的性能摩托车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仍然是哈雷家族中最轻便好骑的车之一。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高把和相对于哈雷自身而言的中置脚踏,提供了非常标准且舒适的美式机车坐姿。这种坐姿的摩托车在中国还有个颇具特色的名字——太子车。大多数不精通摩托车的民众不会区分各类街车、冒险车、仿赛车,但是哈雷与美式机车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台顶级摩托车该有的样子,无数骑着豪爵GZ150之类的骑士都有着一个哈雷梦。这是其他任何品牌都无法与哈雷所比拟的民众基础,我认为它更是中国民众间特有的“哈雷情怀”。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戴上这顶与哈雷戴维森拥有一样悠久历史的美国Bell头盔,按下Iron1200的启动键后,这副来自密尔沃基的钢铁之躯经过短暂的、哈雷独有的震动后便进入工作状态。骑哈雷最帅的瞬间莫过于捏住离合器挂入一档的那一刹那,左脚踩下档杆的瞬间,没有同步器的变速箱内传递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这是哈雷那个“原始”又经典的动力结构独有的标志。缓慢松开离合器,Iron1200营造出休闲惬意的感受,让我一改以往激进的骑行方式,它教给我体验美式文化的第一课便是慢下来,用美国人慢节奏的方式去感受这个经过百年岁月沉淀的品牌。

Iron1200机车中的美式硬汉----1

骑上这台Iron1200,我来到北京建国门的一家美式餐厅,拜访一位哈雷玩家——涛哥。这台周年限量版大道滑翔,背后也蕴含着涛哥在美式餐饮与美式机车的诸多故事。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BLT是个非常具有美式特色的名字,源于西方最常见的食品B.L.T.三明治,分别代表着Bacon培根,Lettuce生菜和Tomato番茄,这三大原料是所有西餐的基础。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餐厅内随处可见机车元素,一丝一毫细节都在诉说着涛哥对于哈雷的热爱。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近知天命之年的涛哥,90年代毕业后便进入酒店行业,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多家外资酒店任西餐厅要职。2000年后离开酒店行业,先后在时时乐和Friday两家国际餐饮企业任中国区负责人,期间频繁到美国学习交流,美式机车的种子也就在那时留在了涛哥心中。而后告别了待遇优厚的国际公司,自己开设餐厅,也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热爱的摩托车上。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自己开设餐厅的那一年涛哥购买了第一台哈雷——Forty-Eight48,技术娴熟后将它换成了哈雷车系中非常经典的软尾豪雅。在一次小长途的旅行中不慎发生事故,医生断言涛哥以后无法再次跨上摩托车,倔强的涛哥在尚未痊愈的状态下完成了美国一号公路的摩旅骑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后入手了现今这台周年限量版大道滑翔。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谈起哈雷独树一帜的个性与文化,涛哥则表示,哈雷不可否认的确实代表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叛逆张扬的价值观,但在这些人为附加标签的背后,是一个来自1903年的复古摩托车,一颗摩托车中的活化石。它本质上与当今流行的各类复古车并无二致,各种高科技将现今摩托车性能推向极致的同时,我们也开始追求最原始最本质的机械美感。刚开始接触哈雷确实是一颗躁动的心被他夸张的文化风格所吸引,但经过岁月的沉淀,现如今更热爱它的原始之美。它并不是复古,它一直就是原始的。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而谈起美式餐饮文化,涛哥更是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中国解除了对于美国牛肉长达13年的禁令,美国牛肉终于可以合法进口。首批美国进口牛肉品鉴会也在涛哥的餐厅举办,美国使馆的重要领导人悉数到场。美国拥有更多的人均耕地面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种植更多的大豆、饲料用玉米等作物,用于牛最后出栏前的谷饲育肥。经过谷饲的牛肉肌间脂肪含量更高,口感更出色。根据肌间脂肪含量不同,美国农业部又将牛肉分为Prime、Choice、Select等多个等级。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换上衣服后,涛哥亲自为我们煎烤了一块Prime极佳级牛排,Prime级牛肉产量仅占所有牛肉的2%,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级西餐厅才能品尝到的美味。涛哥虽然在美国进修餐饮管理职位,但美国..系统中要求管理者熟知餐厅的每一部操作流程,从配菜,到煎烤不同的牛排、猪排、鸡排,甚至是洗碗,每一部都要学习实操并进行考核。涛哥在烤牛排的同时也跟我们回忆起在美国学习的岁月。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涛哥讲到,我们对于牛肉最常见的误区是中国人普遍认为牛肉越新鲜越好,其实不然。牛肉在宰杀过程中由于应激反应会紧缩在一起,很难咀嚼,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成,通过牛肉中自身的酶甚至是外界的菌落将牛肉蛋白水解,从而产生松软的口感与更加的风味。抽真空包装从美国运输至国内,经过二十余天的湿式熟成正是牛肉最佳的食用时间。国外顶级的牛排餐厅还会在恒定温度湿度的开放空间进行干式熟成,成本更高风味也会更加浓郁。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牛排外壳经过高温烘焙产生美拉德反应,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在高温下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生成风味更佳的物质,所以牛排下锅后切忌迅速翻动。5或7成熟的牛排外表焦褐,内部鲜嫩多汁,最具风味。

哈雷遇上牛排 感受美国机车与美食文化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后以一餐地道纯正的美式牛排作为一天的收尾,就连配菜里的美式厚切薯条都风味浓郁。在与涛哥短暂的交流学习后,不仅了解到了牛排背后的诸多知识,更让我对哈雷与美式机车有了新的理解。

我作为非哈雷车主,总不能理解哈雷的特立独行,而今天我才意识到哈雷本质上的原始美学。各种高科技将现代化的摩托车性能推向极致,越来越过剩的性能反而促使着用户去追求原始简单的产品,机械本身的美往往更吸引人,大概这也是物极必反的一种体现吧。而且人们总对于古老的、富有历史的事物也有着特殊的青睐。例如宝马车主总喜欢谈起他们那从二战时传承下来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杜卡迪车主则对于那近乎于发出噪音的干式离合器情有独钟。人们喜欢收藏老爷车,而哈雷本身就是摩托车的活化石。耀眼的镀铬零件,厚重的质感,震撼的声浪,它的确是一种艺术之美。

与餐厅老板浅谈美式机车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