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昆山反杀案”依法撤案是法治的胜利

2018-09-03 11:05:32 网络整理 阅读:152 评论:0

“昆山反杀案”依法撤案是法治的胜利

“昆山反杀案”引发舆论热议,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就此案发布通报,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予以撤案。江苏省检察院随后就此案做出解读,认为刘海龙挑起事端、过错在先,于海明在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现实危险时,做出抢刀反击的行为属于正常反应,“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因此警方撤案符合规定。(9月2日《北京青年报》)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对防卫过当的一种例外规定,是一种特殊防卫或无过当防卫。纵观“昆山反杀案”,于海明抢刀反击的行为契合“无过当防卫”要件,警方撤案既是对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维护,也是对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无形激励,积极意义不可小觑。

“昆山反杀案”引发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的舆论争议,其主要观察点就在于于海明的反击导致了刘海龙的伤重死亡。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过于苛刻,只要防卫者的反击造成被侵害人死亡,就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甚至是故意伤害。这种只重结果、漠视过程的司法潜规则,看似是在尊重生命权,实则是一种不辨对错、不分是非的无原则行为,不仅极大束缚了防卫者制恶自救的手脚,也让人们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时难免顾虑重重。设立无过当防卫制度,旨在充分鼓励公民打消顾虑,勇于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避免那些严重犯罪行为对国家、公共利益或公民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利遭受更重大损害。

正当防卫的实质是“以正对不正”,是正义行为对不法侵害的被逼反击,法律应体现防卫者受《刑法》优先保护的原则。现实生活中,不法侵害发生往往是人们猝不及防、毫无戒备的,防卫者在情势紧张、仓促应战状态下,很难准确判断出侵害行为的性质与强度,也很难恰到好处地选择相应的防卫手段。正如人民日报官微所言,法律不能苛求每个防卫者都是黄飞鸿,对穷凶极恶者“点到为止”。而从犯罪者的心理角度看,一旦丑行败露和遭遇抵抗,则极有可能变得歇斯底里、凶相毕露,甚至会走向行为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正当防卫”的过分苛刻、过多设限,则无异于是对行凶作恶者的变相纵容。

纵观本案,刘海龙交通违章在先,寻衅滋事在先,持刀攻击在先。面对行凶者挥舞长刀,于海明的抢刀反击当属于情急下的正常反应和本能防卫,捅刺、砍击刘海龙的所有伤情均在7秒内形成,我们不能苛求他精准控制捅刺的力量和部位。虽然造成不法侵害人的死亡,但符合特殊防卫的要求,不承担刑事责任合理合法。刑案判例传导社会价值导向。“扫黑除恶”举国行动正酣,“昆山反杀案”的依法撤案,,既是对彰扬法治、力主正义、见义勇为者的保护与鞭策,同时也是对那些无视法律、挑战公序、恣意妄为者的有效警告与震慑,以案释法的社会效应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