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南腔北调齐放声铿锵绵软皆风味,艺术节戏曲板块鸣锣开唱(2)

2018-10-24 14:08:24 网络整理 阅读:146 评论:0

吴侬软语唱英雄

和高亢铿锵的梆子戏呈现截然不同的风味,吴侬软语的江南地方戏带来的是和风细雨的轻抚。然而,这份柔婉中照样也能走出顶天立地的时代英雄,沪剧《敦煌女儿》的原型樊锦诗就是其中之一。

樊锦诗成长于繁华的上海,却在异常艰苦的戈壁大漠呆了半个多世纪。,她始终致力于敦煌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敦煌学者。该剧叙事方式打破了沪剧固有形式,用两个时空交错的手法诠释人物内心独白。莫高窟中“飞天”等壁画形象被幻化到舞台,光影效果打造的沙漠与荒丘展现了恢弘的气势和苍茫的意境。

饰演樊锦诗的是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她在剧中要从樊锦诗25岁的青年时期一直演绎到80岁老年时期,年龄跨越度近60年。最难的是,因采用的是时空交错的手法,前一幕还是25岁的风华正茂,一转身已届80岁的过尽千帆,很具挑战。

南腔北调齐放声铿锵绵软皆风味,艺术节戏曲板块鸣锣开唱(2)

图说:《敦煌女儿》演出照片 官方图

无独有偶,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推出的苏剧《国鼎魂》,聚焦的也是没有硝烟的国宝保卫战。作品根据潘氏捐鼎的真实故事改编,将中华民族护卫国家千年文脉之群体精神,集中于剧中女主角潘达于一身,描绘展示华夏子孙对文化筑国的坚定信仰,谱写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青春京剧重创新

就在上周五,李佩泓和张军刚刚带领一帮青年演员走进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为高校师生呈现了创新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这版《墙头马上续情缘》却可谓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一次成果展示。

《墙头马上续情缘》改编自元代杂剧家白朴剧作《裴少俊墙头马上》,舞台版演出里,除了李佩泓和张军,以及特邀的青年教师杨淼,其他演员及乐队成员几乎都是上戏戏曲学院的学生。而即将走进复旦、同济、上大等众多高校巡演的青春版《墙头马上续情缘》,则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员陈东炜、青年教师杨淼、上戏戏曲学院优秀毕业生胡晓瑞及在读学生李超、孙赫远、任梓诚等人主演。李佩泓作为上戏戏曲学院院长,希望能借这样师生同台的演出机会锻炼青年学生们,产生更多的“科里红”,她说:“先由我们的教师和艺术家们为孩子们做示范,给孩子们更多展示的机会,以后青春版的演出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