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丝路深处“桃花源”(3)

2018-06-08 02:20:38 网络整理 阅读:186 评论:0

中亚腹地的“中国孩子”

甫抵塔什干,办理完酒店入住手续,,放下行李,我们一行便立即驱车前往位于塔什干州契尔岂可县的陕西村,当地人称“东干村”。

村子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从我们住的温德姆酒店开车南行半个小时,就到了通往村子的岔路口。

在路口迎接我们进村的是一位阳光帅气的90后小伙子。一见面,小伙子跟大家一一握手,操着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说“我叫白满苏,欢迎各位来到东干村。”

白满苏首先把我们带到一条欢快流淌着的河流旁,指着清澈的河水说,别看这条河流不大,但对村民们却很重要,村里的村民和庄稼用水全靠它,可以说是村里的母亲河。

随后,我们跟着白满苏进村。迎面第一家,主人正在用中国古时候的方式泥墙。这种方法现在在中国改革开放前,一些农村还能见到,但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

具体地说,就是取优质黄土,将之打碎,再放入剁成一节一节的稻草,加水搅拌,然后好几个人光着脚丫在里面用脚踩,直到完全和匀并且开始变得粘稠。它既可以用来制作土坯垒墙,也可以当腻子来刷墙,即泥墙。

村道主要是毛土路,大部分住宅比较简陋,属土木结构,多是土坯墙。

如果不是看到路上的乌文标记,真会让人有种置身于万里之外的中国陕西某个村落的感觉。有意思的是,进村的一路上,见到的东干人,好像都与白满苏沾亲带故。见我们来访,村里人总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用白满苏的话说:“在这儿,往上翻几辈都是亲戚。”

早先时候,村民均为19世纪中期移民到中亚的陕甘..的后代,尽管绝大部分村民已加入乌国籍,但99%的东干人都会说陕西方言。现在东干村有了一些变化,又相继来了一些鲜族人和土耳其人,他们和东干人各占村民三分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