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红红火火听书业会不会是下一个“共享单车”?

2018-11-20 02:56:01 网络整理 阅读:70 评论:0

红红火火听书业会不会是下一个“共享单车”?

“这是每个人的大时代,这是一个人的晓年鉴。”11月14日,高晓松的《晓年鉴》正式在蜻蜓FM上开播,该节目被认为是“中国首档穿越式漫谈节目”。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个人回忆录。

《晓年鉴》带出两个略让人惊讶的事实:其一,高晓松已50岁,到了怀旧的年龄;其二,如此年轻的听书群体正追捧一位50岁的年长者(据蜻蜓FM统计,高晓松此前的音频节目在该..上累计点击量超50亿次)。

我国听书市场起步于2014年,到2017年年底,市场规模已达40.5亿元,听书人口超2亿人,22.8%的成人选择过听书。

不足4岁的市场,却在追捧一位50岁的偶像,构成了如此有趣的对比。这或者意味着:发展迅猛的听书市场已悄悄步入中年。

“碎片化学习”忽悠了谁

“碎片化学习!”这是听书商家打出的一句响亮口号。

所谓碎片化学习,就是把过去浪费的5分钟、10分钟都用来学习,以使生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该口号的魅力在于,它契合了都市人生活的实际:《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北京的上班族每日平均通勤时间为56分钟,上海、重庆为54分钟,天津为48分钟,成都为46分钟,广州为45分钟……如果能将这些碎片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等于生命延长了1/12以上(去除每日睡觉的8小时)。

碎片化学习还形成了一套方法论,即:碎片时间,主题学习。

碎片学习的问题在于效率太低,今天学,明天忘,所以听书商家建议用户尽可能聚焦在某个主题上,“每个主题都会在脑子里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久而久之,各种主题就会形成一片森林”。由此诞生了一个怪词——“主题式吸附”。

至少在逻辑层面,听书业清晰地表明了它的用户价值,所以听书业能以每年40%以上速度迅猛发展,但该逻辑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则是另一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