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残疾男子:15年的缝补人生

2019-01-31 09:33:38 网络整理 阅读:147 评论:0

残疾男子:15年的缝补人生

李清海为顾客缝补衣服

黎小翠“衣服拉链坏了,尺寸不合适要改,就去东门桥找李师傅,他保证给你缝补好!”通江县诺江镇居民刘女士口中的李师傅名叫李清海,今年52岁,在县城做了15年的缝补生意,由于手艺精湛,收费又低,很多人都找他缝补衣服。

“我这个右脚,是小时候生病留下的后遗症。”李清海低头看着畸形的右脚无奈地说。1971年,5岁的李清海因患脑膜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右脚中风,无法正常行走,属肢体残疾三级。

长大后,李清海离开家到广纳镇拜师学习制作衣服。1992年,李清海出师后,在毛浴镇街道租了一间店铺制作衣服。1996年,经人介绍,李清海与妻子结婚,育有一儿一女。由于家庭条件窘迫,加上李清海的残疾,小女儿2岁时,妻子便离家出走,家庭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肩上。2004年,李清海在银行贷款,向亲戚借钱,在诺江镇东门桥附近购买了一套面积约60平方米位于地下室的房子作为住房。搬到县城居住后,李清海在家门口附近临街的巷道里搭建了一个铁皮做的棚子,开始了缝补生意。

李清海每天早上7点开门,晚上7点过才关门,有时候还把当天没做完的衣物带回家里缝补,甚至挑灯夜战到凌晨3点。为了避免引发火灾,即使下雪天,李清海冬天也从不烤火。凭着这股子韧劲,李清海的名气渐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了。现在,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李师傅缝补衣服的手艺好,待人真诚热情,把衣服拿给他补,我们很放心。”张女士说。

那台2001年花300多元买的缝纫机油漆早已剥落,机头换了4个,它陪伴了李清海整整17年,见证了李清海历经的风风雨雨。

李清海老家在毛浴镇曹阳村,父母均已年过七旬,以务农为生。2012年,父亲李安太因患类风湿导致肌肉萎缩,丧失了劳动能力,属肢体残疾二级,生活无法自理,靠长期服用药物维持生命。为了方便照顾父母,李清海将父母接到县城居住。

李清海原本还有个弟弟名叫李清山,1998年初中毕业后跟着同乡人一起到南京务工,1999年春节期间回通江跟家人团聚,第二年再次外出务工,从此跟家人断了音讯,寻找至今已近20年依然没有找到。

谈起失踪的弟弟,李清海布满血丝的眼睛湿润了,他缝补衣服的手有些颤抖。弟弟的失踪,对于这个家是个很大的打击。但无论如何,他仍坚强地靠缝补生意撑起了这个家。

如今,,李清海的一双儿女已经长大,21岁的大儿子在外地务工,19岁的女儿在成都读大学。女儿考上大学让李清海有了些许欣慰:“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保证她读大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女儿孝顺懂事,经常打电话给我们。”

李清海一家被评为低保户,每年能领取低保补助费用。谈起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他感慨道:“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但是光依赖政府帮助是不行的,还要靠自己。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以织补为生的李清海用勤劳的双手点亮了自己的人生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