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杨春鹏:中山装承载着一种文化(3)

2018-05-26 01:44:35 网络整理 阅读:99 评论:0

中山装被赋予深刻内涵

在杨春鹏的记忆里,自己在学生时代最常穿的衣服就是中山装。1981年,杨春鹏考入当时的北京市服装技工学校(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前身),学习服装制作技艺,也自此接触到中山装制作,“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山装已经逐步退出常服历史舞台。但上学的时候要学,中山装是一个品种,后来留校工作,我又不断摸索,向老师请教。”

一直以来,人们根据中山装制作的几大要素,给它赋予了极为深刻的政治内涵,“中山装门襟有五粒纽扣,代表着五权宪法和五族共和两层含义;前身有四个贴袋,代表礼义廉耻;口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袖口处的三个纽扣,代表..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立翻领的设计代表严谨治国;后衣片不破缝,寓意祖国领土不被分割。”杨春鹏说,这些寓意都是后人根据中山装的设计演绎而来,“实际上,..先生所穿的中山装,前襟有七粒纽扣,袖口开衩钉两粒装饰扣。”

希望被列入正式课程

杨春鹏表示,“中山装主导中国现代服装潮流,流传至今,和它本身的造型结构及款式密不可分。穿中山装时,上衣的纽扣都要扣齐,领钩系牢,外观要平整洁净,保持中山装严谨的风格,西裤的裤线要挺直,裤长不宜过长,裤线对准鞋尖儿。”

“跟西服相比,中山装是左右对称的格局,在制作当中难度很大。”杨春鹏说,在服装界日益强调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今天,中山装经典的形象不仅活跃在中国,而且走向了世界。“中山装承载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2007年,英国展出了十套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套装,其中就包括中国的中山装。”杨春鹏说。

“什么才是最好的传承?首先是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的传承,其次才是技艺的传承,必须要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劲头。”2011年中山装和旗袍两项内容合并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显然令杨春鹏感到振奋。

2017年,杨春鹏将自己多年来的摸索和教学心得编成了《中山装制作技艺》一书,“这是第一本在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山装教材。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中山装制作技艺可以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杨春鹏如是说。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