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辨古识今 去伪存真——访文博专家夏凯晨

2018-06-23 10:11:58 网络整理 阅读:195 评论:0

辨古识今 去伪存真——访文博专家夏凯晨

夏凯晨在文物艺术品鉴定工作中

夏凯晨,1972年进入江苏省徐州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近50年,曾任徐州博物馆馆长,入选《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现为北京金远见文物鉴定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文物鉴定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前段时间,一档《国宝档案》节目,通过国宝展示,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把观众的视线带入到扑朔迷离的世界,进而引起人们对文物的珍视和兴趣。那么,这些国宝是怎样被发现,又是怎样被认识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文博专家夏凯晨。

夏凯晨介绍,文物鉴定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属“文物学”范畴,对于每一件出土或传世的文物都需鉴定。一般来说,鉴定有如下几项:首先要辨别真伪;二是确定年代;三是评估价值;四是分出等级。其中辨别真伪是最重要、最复杂的过程。先要解决文物“真不真”的问题,然后才能定年代、估价值、分等级。真的文物提供真实的历史信息,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假的物品会扭曲历史,造成对事物的误判。因此,鉴定者肩负着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每一次鉴定过程都是对鉴定者的考问,一次责任的担当。

那么,该如何做好文物鉴定工作呢?夏凯晨说:“文物按质地大体分为铜器、陶瓷、书画、玉石、杂项几大类,各类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需要鉴定专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辨断能力。我国历史悠久,文物数量繁多,有出土文物,也有传世文物,然而好古之风又生产制作出大量赝品,可谓鱼龙混杂、真伪莫辨,文物背后的故事也是引人入胜,这为鉴定专家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也考验着专家的眼力。”

目前,鉴定文物的主要方法还是以“目鉴”为主,仪器测定是辅助手段。这就要求鉴定专家具有一双辨真识伪的“火眼金睛”。这既需要鉴定专家的长期积累,也需要对每一件文物有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通晓各个方面知识。“文物本身不会说话,但通过鉴定专家的研究,发现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将假的剥离出去,将真的、美的、好的选进来,这是文物鉴定工作者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夏凯晨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