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从“吃饱”到“吃健康”

2018-06-30 05:10:00 网络整理 阅读:182 评论:0

下午5点,午后灼热的温度渐渐散去,家住崆峒区新民路的市民刘喜福拎着环保袋走进了超市。

晚饭他想吃西红柿,就挑了几个,想到老伴爱吃西兰花,他也专门买了一个。超市里,各类食品琳琅满目,光葡萄就有颜色不同、大小不一、品相各异的好几种,让人眼花缭乱。

从“吃饱”到“吃健康”

网络配图

放在几十年前,这样的场景是刘喜福不敢想象的。

“那时候要凭票购粮,冬天还要储存萝卜白菜。现在真是大不一样了,随时想吃啥都能买到,年轻人还能用手机点外卖。”

说起从前餐桌上的故事,今年59岁的刘喜福翻出了他保留的几十张粮票,其中有全国通用粮票,也有仅供甘肃省内使用的地方粮票。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尽管已是基本告别饥饿的时代,但在刘喜福的记忆中,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生活基本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全家每天的主要食物离不开黄面和土豆,紧缺的肉票往往要攒到过年才舍得用。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凭票购买食物的日子渐渐成为回忆,粗粮食品逐渐从平凉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但普通家庭的餐桌上,肉类、蛋类、瓜果依然没有达到想吃就吃的水平。

“我刚上班那会儿,一个月工资就30多块钱,省吃俭用给孩子喝牛奶、吃鸡蛋。”刘喜福回忆,1983年,儿子出生后,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但在很多人家的餐桌上,荤菜出现的频率仍不是那么高。

日子越过越好,从90年代末开始,平凉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家吃饱、吃好,下馆子逐渐普遍起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流行办喜事时在酒店摆桌、待客。

标签:直接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