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从“吃饱”到“吃健康”(2)

2018-06-30 05:10:00 网络整理 阅读:182 评论:0

刘喜福家的“伙食”水平也是从这时候有了质的变化,再也不会为怎么给孩子补充营养而发愁。工资逐年在涨,平凉整体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除了传统的炒菜,国内的各大菜系纷纷落户平凉,川菜、粤菜,甚至不那么正宗的美食快餐、韩式烧烤等也相继出现。在大街小巷,各种档次、不同风味的饭店随处可见,人们的饮食逐渐多元化。

“经常在外面喝酒、吃肉,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了,脂肪肝、血脂稠,各种毛病都来了。”刘喜福说,大鱼大肉吃多了,各种“富贵病”随之而来,大家摆脱了“吃不饱”,实现了“吃得好”,开始追求“吃得健康”。

原先快要从餐桌上消失的红薯、玉米等粗粮又意外地受到市民的青睐,成了饭桌上的新宠。

刘喜福发现,尤其是近几年,除了和他同龄的中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注重养生,追求绿色、健康食品。

“素食餐厅、有机果蔬还有农家乐越来越多。”刘喜福说,超市里标明绿色原生态的有机蔬菜、水果的价格是市面上同类普通蔬菜水果价格的几倍,但即便如此,也不缺购买者。

刘喜福在崆峒区白水镇老家的大伯还瞅准了商机,开起了带采摘的农家餐厅,逢节假日,土鸡、时令蔬菜等农家饭供不应求。

“我们普通市民餐桌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体现。”

在刘喜福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平凉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而在平凉,越来越多的饭店、学校食堂实施了“明厨亮灶”等食品安全工程,政府对“舌尖安全关”的重视,让市民吃得放心。

标签:直接的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