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文学:如哨鸽般的无限诗意(文学新地理)(6)

2018-07-18 05:27:34 网络整理 阅读:173 评论:0

上世纪80年代北京文坛是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各种文..流都有领袖人物和代表性作品,北京文学在国内的地位可见一斑。90年代,文学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并没有影响北京作家对文学试图重新理解和书写的努力,因此它作为文学生产、传播以及评论的中心地位并没有被颠覆。不同的是,在这个真正的文学领域,那种单一的社会历史叙事,正被代之以具体的、个性的、丰富的、复杂的、以及宏大和边缘等共同构成的多样文学景观。多样化或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他们共同面对当下中国的生活,共同享用来自不同方面的艺术资源,但由于个人阅历、知识背景、取资范围以及对文学理解等因素的差异,他们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各有风骚。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北京作家普遍放低了观察和想象视角,对日常生活、特别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对变革时代心灵苦难的关注,成为一种创作的常态。

这些年轻或不年轻的作家游弋于广袤的历史、文化空间,沐浴着现代性暧昧的晨风,散兵游勇似地各行其是。但当我集中地阅读他们之后,却发现自己也身置其间,我们不能解释现代性的历史真相,却真实地体验了现代性的历史馈赠。北京作家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带着个人不同的记忆和情感原乡编织着熟悉而陌生的故事。这个“文学地理”只是北京作家近年来创作的一部分,但它却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北京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实绩。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既有北京作家擅长的宏大叙事的依托和立场,也有对具体人性的描摹和体验;既有对遥远历史的想象和虚构,也有对当下现实的洞察和追问。总体说来,北京作家诚实的思考和写作,使他们成为当代中国最积极和健康的文学力量。文学在社会生活结构中的地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燃烧不熄的文学之火,在北京的文学天空中就这样构成了一道动人的风景,这是北京乃至中国文学辉煌的历史和再度复兴的希望之光。今天的北京,已经成为像彼得堡、巴黎、伦敦、布拉格一样的文学之城,她因文学而闪烁的浩渺、博大和无限诗意,犹如哨鸽弥漫在北京的清晨黄昏,使千年古都风韵犹存魅力无边。

(作者为北京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