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莫让“研学旅行”变成烧钱的“真”旅行

2018-07-25 12:30:26 网络整理 阅读:98 评论:0

莫让“研学旅行”变成烧钱的“真”旅行

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花费5000元。按这个安排,唐安琪今年暑假花费将超过4万元。(7月24日澎湃新闻网)

自2013年初..办公厅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设想以后,已经有五个年头。因为符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理念,“研学旅行”日益火爆。

笔者认为“研学旅行”虽然也是一种旅行,但侧重点在研学,对于参加者来说,是一个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机会。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在行路中学习,在实践中增加见闻、增长知识。但目前研学旅行的市场及现状却不容乐观。

“研学旅行”成为了一些游学机构或者旅行机构的“招财猫”,将单纯的旅行项目冠以“研学”名目,,收费即成倍上涨。但往往只是在旅行中加了参观大学、图书馆等与学术相关的公共场所参观而已。这样的游学是游而不学,起不到增加见闻、增长知识的作用。

如何避免研学旅行变成“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烧钱“真”旅行,真正起到开阔视野、增加见闻、丰富知识的作用,还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家长在选择游学机构时,应擦亮双眼,避免盲目选择。不能单纯认为价格高的就是最好的,要带孩子一起去考察。适合孩子的、符合孩子兴趣的性价比高的,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

其次,游学机构在制定游学项目时,应严格自律,不能单纯将营利置于首位。孩子的钱最好赚,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以高价低质的游学项目牟利不是企业长期生存之道。既能实现研学目的,又性价比高的游学项目,才能长期吸引家长及孩子。

再次,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监管,不能给研学旅行监管留白。游学市场火爆,监管也要跟得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范研学旅行市场,确保其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学游兼得的研学旅行,不仅需要组织方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更需要各方的默契配合。这样才能避免粗放的、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研学旅行”,才能彰显研学旅行的真正意义,真正做到读书与行路有机融合。

(李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