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国产片口碑与票房如何双赢?

2018-12-27 08:36:08 网络整理 阅读:198 评论:0

国产片口碑与票房如何双赢?

《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成为今年国产影片中的两匹黑马。二者虽在题材、类型上都存在差异,却在审美模式和制作方向上有较大共性,从而对当下的国产电影具备一定的启示意义。

——编者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两匹情形相似的黑马电影:上映前..物料传播有限,也未用流量明星做主角,中低成本,映后通过口碑传播逆袭,在激烈竞争的档期反超强劲对手,,人气渐涨,并连续多天获单日票房冠军,成为同档期的最大赢家或与大片共赢,无论艺术评价和票房都有极高的认可和收益。

这两匹黑马就是国产片《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

两部电影的导演文牧野和饶晓志在之前都名不见经传,文牧野甚至是初次执导长片的新人导演。虽在题材、类型上差异较大,这两部电影的审美模式、内在情感、制作导向有较大共性,这种成功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制作有一定启示意义。

符合当下受众需求的电影类型和审美

《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在类型营建和人物、叙事线设置趋向上都非常符合当下主流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

其一,群像塑造、人物不是单一的主角或叙事线,而是多个人物或多线索叙事,这是两部电影共同的特点。《我不是药神》中以程勇为主的五人盟友型角色设置,类似漫威近年大热的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银河护卫队》系列电影中以联盟方式呈现的主要角色。《无名之辈》则多层次地铺展不同空间的叙事,以多线索叙事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交叉叙事。

其次是悲喜交融的电影质地。《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都用喜剧的外壳包装了一个内在悲伤或略悲凉的故事,创作者深谙喜剧的内核是悲剧,通过剥开喜剧外壳,找到悲伤的方式。不同的是,《我不是药神》的伤感点一开始就坦然站在那里,悲感的现实和喜感的人物同时出现,人物在合适的时候爆发,一开始最无担当的角色后来成为最有担当的人,在符合剧情发展逻辑基础上建立的程勇这个角色,其人物弧光是电影的亮点和精彩之处。《无名之辈》的开篇则呈现得如同典型犯罪喜剧的开场,直到马嘉旗的无尊严“暴露”和胡广生的求尊严而不得在同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遭遇,在不经意之间抖开人生痛楚无力和无奈的另一面。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是马嘉旗,不仅是无法自主的身体被灵魂禁锢的痛楚,也包括自如行动的身体被心中的困境所禁锢无法摆脱的痛苦,电影竭力呈现的是那些被禁锢的灵魂,如何冲出束缚他们的躯壳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