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2020-02-21 09:09:02 暂无 阅读:1336 评论:0

来源:宏观亮语

文/民生证券宏观解运亮

摘要

信贷社融数据均超预期

1月信贷创新高,主要是企业部门的贡献。1月新增信贷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82万亿元单月也创历史新高,我们是预测得最接近的机构之一。其中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互有增减,总体同比少增;而企业部门发力明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7699亿元和1.66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780亿元和2600亿元。

1月社融创新高,主要是政府债券的贡献。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同比多3883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29万亿元,单月创历史新高,我们是预测得最接近的机构之一。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7613亿元,同比多5913亿元。除政府债券外主要大类均同比少增,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同比少增574亿元,表外融资三项(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票据)同比少增162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964亿元。

1月数据反映的趋势受疫情冲击,2月信贷需求或冷热不均

1月信贷社融数据整体向好背后,体现的是逆周期调节发力和微观企业融资需求回暖的共振,但疫情发生后,这一趋势已受到冲击。2月以来,企业信贷需求冷热分化加剧:尽管医疗相关企业贷款需求飙升,但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贷款需求明显收缩。此外,贷款投放节奏也受到了复工节奏的影响。

未来展望:受疫情影响,货币政策宽松仍有必要,逆周期调节有望发力

目前央行为支持防疫已出台了专项再贷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等举措,但考虑到疫情对宏观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同时产生了冲击,后续仍有必要出台进一步宽松的措施。短期内,在更多数据发布之前,央行以继续观察为主,3月中下旬以后,伴随更多经济数据发布,央行进一步宽松的时间窗口也会来临。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超预期、实体企业开工晚于预期、利率大幅下调冲击银行利润

正文

事件:

2月20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33400亿人民币,预期值28211亿人民币,前值11400亿人民币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000亿人民币,预期值42863亿人民币,前值17500亿人民币

1月M2同比增长8.4%,预期值8.6%,前值8.7%

一、数据表现:信贷和社融规模均超预期

特征一,1月信贷创新高,主要是企业部门的贡献。1月新增信贷3.3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9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82万亿元单月也创历史新高,我们是预测得最接近的机构之一。其中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互有增减,总体同比少增;而企业部门发力明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7699亿元和1.66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780亿元和2600亿元。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特征二,1月社融创新高,主要是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的贡献。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同比多3883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29万亿元,单月创历史新高,我们是预测得最接近的机构之一。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7613亿元,同比多5913亿元,主要是专项债发行量较大。除政府债券外主要大类均同比少增,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同比少增574亿元,表外融资三项(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票据)同比少增162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964亿元。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特征三,M2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和社融裂口加大。2020年1月M2同比增长8.4%,社融同比增长10.7%,二者裂口为2.3%;相比去年12月的裂口2.0%有所扩大。M2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今年1月专项债大量发行,基本都在春节前达到缴款日期,缴纳的资金还未转换为一般存款,在社融上有所体现但在M2上没有体现,因此造成M2增速不及预期。因此,预计2月份M2增速或会有一定规模的回升,和社融裂口有所收窄。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二、数据背后:逆周期调节发力,但疫情或造成短期内信贷投放有所下行

LPR改革取得一定成效。12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4%,比9月下降0.18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为5.74%,比9月下降0.22个百分点。2019 年初至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5.30%附近波动,LPR改革后贷款利率下降明显,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点,降幅明显超过LPR 降幅,反映LPR 改革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正在发挥。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逆周期调节有所发力。从信贷分项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量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或指向基建发力。去年财政部体现下发了今年专项债额度,今年1月来看,专项债预计发行规模超市场预期。包括基建在内的逆周期调节有所发力,这成为拉动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因素。今年一季度看,由于专项债发行持续放量,基建增速有望触底反弹。

1月数据反映的趋势受疫情冲击,2月信贷需求或冷热不均。1月信贷社融数据整体向好背后,体现的是逆周期调节发力和微观企业融资需求回暖的共振,但疫情发生后,这一趋势已受到冲击。2月以来,企业信贷需求冷热分化加剧:尽管医疗相关企业贷款需求飙升,但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贷款需求明显收缩。此外,贷款投放节奏也受到了复工节奏的影响。

三、未来展望:宽松仍有必要,逆周期调节有望发力

受疫情影响,货币政策宽松仍有必要,未来仍有水喝。目前央行为支持防疫已出台了专项再贷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等举措,但考虑到疫情对宏观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同时产生了冲击,后续仍有必要出台进一步宽松的措施。短期内,在更多数据发布之前,央行以继续观察为主,3月中下旬以后,伴随更多经济数据发布,央行进一步宽松的时间窗口也会来临。

存款利率有下降可能。为应对延迟复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未来LPR仍有下降可能。但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单独下降会削弱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使其净息差收窄。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渠道是靠净利润,净息差收窄会使净利润降低,进而影响其核心一级资本增速,加大中小银行经营风险。因此,如欲保证LPR有序降低,需下调存款利率,在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保证商业银行利润获取,否则长此以往必然会恶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长期经济体系具有修复向好的内在力量,资本市场危中有机。这种力量来自于经济自身的修复力,来自于全社会的防疫救灾努力,也来自于政府适时适度的逆周期调节。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疫情的关注和讨论逐渐趋于冷静,理性的分析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声音。随着新增确诊病例逐日下降,疫情造成的恐慌也在慢慢退散,预计资本市场将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科技板块仍然值得投资者追捧。

民生宏观:宽松仍有必要 逆周期调节望继续发力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超预期、实体企业开工晚于预期、利率大幅下调冲击银行利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