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赵燕菁:住房制度改革和政府现金流的来源

2018-08-26 00:23:09 网络整理 阅读:81 评论:0

赵燕菁:住房制度改革和政府现金流的来源

资本市场扭曲不扭曲,唯一的标准就是信用是过高还是过低。信用的高低可以用贴现率描述。信用越好,贴现率就越高(编者注:贴现率与利率负相关,贴现率越高,利率越低,所以信用水平也就越高)。任何信用都存在一个临界贴现率,一旦超过这个贴现率,信用就会崩溃。市场贴现率和临界贴现率的差额,就是信用冗余。冗余越大,风险越小。问题是没有人可以在信用崩溃前知道临界贴现率在哪儿,所有关于资本市场扭曲的“共识”都是不可靠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

第二个问题是刺破“泡沫”能释放风险吗?这样的金融工具如果不能说完全不存在,至少现在还没被发现出来。现在所有刺破“泡沫”的做法,就是认为压低临界贴现率,使之主动降到市场贴现率之下。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主动刺破泡沫(比如..)的结果好于泡沫自行破灭(比如美国)。刺破泡沫和给行将病死的人施行安乐死有点像——两者最终的结果都是死。市场出清就好像把“死亡”改做“安息”一样文字游戏,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如果引发社会动荡,根本就谈不上“为改革开路”。

现在的问题出在现金流不足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打掉资本市场丝毫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你以为房价下跌,公务员、教师就可以发工资了吗?养老金就会充足了吗?把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硬要联系到一起,只能误导决策者的方向。

关于怎麽解决现金流的问题,我在文章里提出“止血”、“造血”和“输血”三个途径,哪一个都无需刺破“泡沫”。 “有利的形势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为什么今天在我们还有大把选择的时候,就急催促政府着跳楼呢?美国有着举世无双的大泡沫,但美国最优先的选择从来都是通过刺破别人“泡沫”释放自己风险。如果我们虽然不能干这种事,但至少也不要急着帮美国做这个事吧。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谁的泡沫更硬还不一定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