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浙江镇海打造乡村振兴智能化新模式

2018-11-13 09:19:51 网络整理 阅读:69 评论:0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在社会基层智能化治理方面开始了积极探索。

日前,记者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在深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基层治理、社会服务、乡村产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打响了乡村的“镇海模式”。

浙江镇海打造乡村振兴智能化新模式

图为浙江宁波镇海区庄市街道网格化管理..。资料照片

“网格化”破解乡村善治难题

“10月31日,光明村269号有垃圾,建议人董士伟。”

“回复:保洁已处理。”

在镇海区庄市光明村智能化管理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这样一条信息。村民发现垃圾后,打开手机在“e宁波”系统进行反映,网格员立即联系保洁员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就这样,村民的“微民生”问题在家门口就得到了高效解决。这便是镇海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缩影。

2012年,镇海区开始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庄市街道作为首个启动试点的街道,根据地理空间和自然地貌,兼顾历史沿革,以农村150户,社区300户为标准,将街道全域14个村(社区)划分为133个网格,使网格成为村(社区)向下延伸一级的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庄市街道还按照“1+1+1+X”的模式配备工作力量,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批网格指导员、1批网格员,同时吸收若干名社会志愿力量共同参与。

庄市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副主任罗宇峰表示,网格长要做到“一日两巡三知四清五查六盯”。每个网格长都作为群主建立了微信群,将网格内的单位和群众纳入到微信群中,及时发现网格内的热点热议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同时,网格长还对网格区域进行实地走网,收集生态卫生、邻里纠纷等各类问题建议,帮助解决群众身边事,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