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模仿与失真:德国六八脉络下的2018汉堡大学占领运动(2)

2018-07-10 10:33:00 网络整理 阅读:94 评论:0

模仿与失真:德国六八脉络下的2018汉堡大学占领运动(2)

报纸报道杜什克遇刺引发施普林格出版社事件。

一方面,1967年以来的运动继续扩大,开始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自67以来的运动形势也开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极端情况:1968年4月2日,稍后组建了“红军派”的安德雷亚斯·巴德和古德伦·恩斯林纵火点燃了一家代表“资本主义”的百货公司,从而为日后长达十来年的恐怖主义活动揭开了序幕。1968年4月11日,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领导人鲁迪·杜什克遇刺。当医生在对杜什克实行抢救时,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晨报记者警告自己的同事不要插手此事,造成上百名愤怒的学生冲击出版社,事件升级,德国当局不得不派出军警,双方形成对峙。1968年5月30日,德国议会通过紧急状况法,确保国家在危机情况下(自然灾害,起义,战争)有行使特殊职能的能力,遭到议会外反对派的大规模反对。德国的1968在一场游一次骚乱中度过。

在此之后,产生在德国68年间的派系间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变成互不相认的两方:主流的68一代支持社会民主党的威利·勃兰特选上总理,而极端的红军派则开始了一系列纵火,暗杀,绑架。

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六八主题多有重合之处:反战,生态,男女平等。但和其他国家一样(例如美国的种族平等和法国的要求戴高乐总统下台的呼吁),德国六八也有自己的特点:反对专制,反对威权,要求民主,而这两点都是以反思和反对家长式权威作为方法论的,从而具有更多社会而非政治的意味。德国的六八特色主题——对纳粹极权的反思和要求更多高校民主——无一不带有这样的色彩。

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历史反思:德国的二战反思和68

在1968五十年周年的春天,欧洲自诩有些情怀的报纸纷纷提起了当年的“五月风暴”。对德国的“68一代”以及纪念68的人来说,当年的汉诺威大学生贝诺 欧内索格之死和封杀施普林格出版社事件,是值得一书再书的。因为这两件事都引发了大规模学生运动,与人们对68一代“风起云涌”的想象遥相呼应。而且,欧内索格之死里的“文学青年”和“妻子怀孕”以及封杀施普林格出版社时的死亡、骚乱、对峙,全都是让人肾上腺素激升的话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