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看同江大米如何走出“深闺”

2018-10-10 03:05:29 网络整理 阅读:84 评论:0

看同江大米如何走出“深闺”

农商互联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

继2016年商务部、农业部决定开展农商互联工作之后,今年5月,商务部发布《关于推进农商互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旨在不断提高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比重,让农产品不仅产得出、产得好,而且卖得出、卖得好。

各地农商互联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这些成功经验能给实践者们在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富农惠农措施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东北大米向来以高品质与好口感闻名于世,其中五常大米、盘锦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更是享誉全国。出自同一片黑土地的同江大米,虽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但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农商互联工作的推进,同江大米成功走出了黑龙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与接受。

从种植源头开始抓起

1982年出生的张喜春在读硕士时就在思考,如何将老家的特产之一同江大米打造出如五常大米一样的知名品牌并推广到全国各地,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2014年,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就对同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做了一些研究,重点就是同江大米的品牌塑造和推广。“由于地域和气候的独特性,我们同江的大米具有弹和甜这两大特点,,口感上不亚于五常大米。”说起家乡特产,张喜春颇为自豪,但是,2014年,当地甚至根本没有形成“同江大米”的概念,当时同江有大大小小的米厂约14家,大家各干各的,以原始的加工包装为主,产品卖不上价,也难以走向外埠,更不用说打造品牌。张喜春不甘心让家乡特产被埋没,开始着手进入这一行业。这位毕业于名校的工商管理硕士也许想不到,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他就做出了一番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