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如何更健康的吃一日三餐?有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可现学现用?

2018-08-04 23:06:20 网络整理 阅读:110 评论:0

重视吃,一定是对的。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预防为本,预防以营养为本。

病从口入,,说的其实不是细菌和病毒,说的主要就是食物吃得不对。食物是改变人体生态的最大因素。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修补身体零件,并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人的性格和基因。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针对性的饮食,做到防病治病。

古代有四种医生,分别是食医、疾医、药医和兽医。论资排辈,食医排在第一位。食医是为天子服务的,所以你看,民以食为天,绝不是空话。每天吃饭,一日三餐的规矩,并没有太久的历史。在宋代时,早上7点到9点吃大食,下午3点到5点吃小食。也就是一天吃两餐。明代也基本是一天吃两餐。这并不是说古人的食物太少不够吃,达官贵人,甚至是皇帝,一天也只吃两个正餐。

到了现代,仍然有一部分修身养性的人士,坚持不吃晚餐,身体情况同样很好。所以作为一个学了多年营养的专业人士,我有理由相信:适当的少吃一些,提高身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率,减少身体加工食物产生的废物毒素,人可能更健康。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在能量基本够用的情况下,吃食物少的人,寿命更长。这在中医看来,就是要健脾胃,所谓三十岁前胃养人,三十岁后人养胃。

民以食为天,还体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专门的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营养的学术机构,一般称之为营养学会。中国也不例外。中国营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郑集教授活了110岁,这说明营养学对于健康和长寿,是有真实帮助的。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郑集教授,文章叫做【他一辈子研究吃喝,108岁时写了书《鉴证长寿:百岁教授的养生经》】,有心的话,复制标题即可搜索阅读。郑集教授自己的饮食方案,在文章中写得比较详细。

营养学会,在中国人如何饮食上,表达出了自己的专业态度。根据中国人几千年人的体质遗传特点,以及现在人的饮食结构,结合现在慢性病爆发的社会背景。提出了十条饮食指南,我觉得非常有参考意义。这里分享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