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同仁医院老掌门韩德民:曾因被分到耳鼻咽喉科,生闷气不出门(4)

2019-02-25 06:03:54 网络整理 阅读:104 评论:0

日复一日练就“小”气管切开术

关键时刻一刀救命

韩德民在中国医大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时,急诊病人很多,常常需要做气管切开。稍有资历的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觉得是雕虫小技,不愿意去费心做这类小手术。但是,韩德民从来没有觉得气管切开术特别“小”。急诊需要做气管切开的时候,他总是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曾做过十几例气管切开术。

多年之后,韩德民在同仁医院手术室曾经遇到一次意外事件:术后复苏中的患者,突然术腔血管崩裂鲜血灌满了气管,出现窒息,面临死亡。千钧一发之际,愣了神的医生们瞬间手足无措,韩德民手起刀落,一刀下去,切开气管,大小尺度,丝毫不差,病人起死回生。那些年日复一日练就的气管切开技术,关键时候显现了出来。

做手术需要坚实的积累,人生路上更是如此。当过医生、做过管理,如今站在院士的..上,韩德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一个人做手术,纵然天天不停歇,也做不完所有的患者。

同仁医院老掌门韩德民:曾因被分到耳鼻咽喉科,生闷气不出门(4)

2013年,当选院士后,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在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华佗工程”是新的探索的重要载体之一。韩德民说,华佗工程旨在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医学人工智能,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面向到基层、到农村,促进建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目前,华佗工程已经在重庆市大足区(县级)进行试点,通过将成熟技术输送到县医院,让县医院在短短二年内达到重庆市中心医院水平。患者足不出县城,可以在当地解决医疗救治问题,而不用千里迢迢进省城、进京城。

建立新的医疗模式,人工智能要贯穿其中。很多年来,韩德民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做手术前,总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为了监测睡眠,患者要预约,要排队,到了医院要在陌生的环境中睡觉,还需要适应。“开发可穿戴睡眠监测设备,患者在家里就可以进行睡眠监测。”

韩德民说,患者“自己”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云”系统,几秒钟就可以分析好,“医学人工智能的应用,就是让天堑变通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只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例子,通过临床与科研的结合,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将应用在更多学科中,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46年前的初春,韩德民从黑土地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时,就下定决心不辜负自己的年华。46年过去了,又是春天,韩德民依然在医学之路上努力奔跑。他说,一定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大家共同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记者 | 贾晓宏

图片 | 阎彤 北京同仁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