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2)

2018-06-15 15:00:35 网络整理 阅读:203 评论:0

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就在前不久,领英智库基于领英会员中 230 万海外华人以及 40 万海归人才的大数据分析,结合海外和海归人才调研和中国企业高层访谈,发布了《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以下称为报告),呈现了一张海归人才全景图,诉说了这一群体的机遇与困境,也为意图出海 " 抢人 " 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份数据洞察和新的思维模式。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2)

领英中国总裁 陆坚博士

你会清晰发现,与几十年前相比,在供需两端,海外人才市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海归人群的不同特征

最新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 60.84 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数达到 48.09 万人,创历史新高。

领英则在报告中细化了海归人群的不同特征,譬如在年龄结构上, 尽管 20-29 岁(毕业后回国或工作五年左右回国)依旧是海归主力军,但其人群占比已从 2013 年的 79.7% 下降到 2017 年的 52.2%;与之相对,30-40 岁海归占比从 2013 年的 16.5% 激增至 2017 年的 30.6% ——相比于年轻人回国的出于惯性和 " 理所当然 ",成熟职场精英回国比例的攀升,更能诠释这波海归潮的理性色彩。

这种理性也延伸到地域选择上,海归人才分布和城市经济现状高度重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要城市排名没有变化,四大一线城市领先,但上海和北京所占百分比明显下降,以杭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逐年上扬——海归人才的分布式趋势,与政府防止超大城市无限膨胀的期许颇为相符。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2)

而在归国后的去向行业上,金融业和高科技高居前两位,尽管排在第三的制造业占比与高科技接近,但考虑到在大航海时代,更多科技公司选择杨帆起航,出海征才,这一差距或许会继续扩大。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2)

此外,报告还指出:海外人才在对企业属性的考量上,90% 的受访者对跨国企业感兴趣,这并不难理解,是个持续几十年的老故事——真正令人欣喜的是,有 72% 的受访者对大中型民营企业感兴趣,要知道,在中国,后者可能才是市场成熟度的标尺;更能彰显市场活力的是,有半数受访者表示愿意去创业公司工作,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具想象的增长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