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十六计中的“胜战计”包括哪几计,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3)

2018-08-08 20:27:43 网络整理 阅读:175 评论:0

历史故事: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一路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大盛。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便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5.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中的“胜战计”包括哪几计,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3)

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解释:敌方的危机很大,就趁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润弱的。

历史故事: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战事频繁,最终吴国取胜,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几年后,越国实力大增,人丁兴旺,政局稳定,吴王却被胜利的假象迷惑,根本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残杀忠将,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奢靡,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6.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中的“胜战计”包括哪几计,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3)

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