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2020-03-27 06:23:31 暂无 阅读:1154 评论:0

前言:北宋时期朝廷官员分成两大派,革新派及守旧派。两派各不相让,互相攻伐,势力此起彼伏,而官员也就跟随这股浪潮在朝堂中走马灯进进出出。大文豪被列入守旧派行列,他于北宋元丰年间,由于革新派上台而成了倒霉老孩子,被赶出了朝廷,贬到黄州去当一个小官,即团练副使。在那里,他虽然生活困顿贫穷,但却度过了一段辛苦的快乐时光:躬耕于黄州东坡。东坡这个地方也因他而出名,后人因此称他叫苏东坡。他的躬耕,除了生活上的困难的原因,对他多年来归隐于田园的夙愿也是一种满足。此外,特殊的文化机缘也是原因之一。苏轼一生崇敬且追慕于白居易,对其被谪忠州后那种随安生活深感羡慕。在此文化机缘下,黄州东坡就成为他苏轼中意的栖居场所了。躬耕于黄州的苏轼,也成就了"东坡"这一美名。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被贬官后的苏轼一、苏轼在东坡躬耕的由来

1、涉案被贬

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发作,守旧派官员要么被贬,要么纷纷回老家。苏轼被卷入其中,不幸中的大幸,他仅是被贬到黄州去当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他于次年二月到达黄州。刚到时,生活立马就陷入困顿中,于是他寻找出路,于再一年的夏天,即1081年,寻得一块破地开始亲自耕种。这一体力活一干就是三年,直到1084年四月他被调官离开黄州赴汝才告结束。

要耕种当然需要有土地。苏轼刚到黄州时人生地不熟,本来两眼一抹黑,还好他有真正的朋友,叫马梦,不因为他被贬官而嫌弃他,反而出力替他从官府那里谋得的一片破地让他耕种。对此,苏轼曾说过:"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为什么说这是块破地呢?因为那里原来是块营地,已荒芜年久,且在半山坡上,开始并不适合耕作。不过,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地块的位置很好,在城里东坡旁边,紧邻州治"在州治之东百余步"。地块的面积并不太小,有数十亩之大。这么大的一块地,为苏轼用心耕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决定了苏轼能在一段时间内过上他向往的田园生活。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破地也得种

2、恰好是一片无主荒地

上面说过,这一地块本来是军营,撂荒很久了。这种地方自然充满瓦砾。苏轼只得将这些瓦砾一块块拾捡,对田地进行好一翻整治。当时官府规定,垦荒出来的土地数年内一切赋税全免,所有收益尽归垦荒者所有。由此,虽然辛苦却也值得。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理整治,这片本来不适于耕种的荒地渐渐具备种植条件了。这片土地的面积不小,且处于缓坡之上,水源是个问题。苏轼虽是文人,却不是书呆子,他种植了多种作物,最终也有了收成。他的许多诗词文章中曾提到他耕种的农作物名称有许多种,由此可见一斑。

在他种植的作物中,主要作物是粮食类产品,此外还有蔬果及桑竹等。黄州地处温带,一年中可以收成两次粮食,冬种麦夏种稻,成了当地人们的普遍作法。苏轼在种植上并不呆板,他积极地引进良种,提高收成。他经常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曾经向大冶长老求得一些桃花茶,并栽种在东坡田地里。后来他委托巢谷从自己的老家里带来元修菜种,并加以种植。此外还种了许多外地传来的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比如丛橘、甘橘等多种收益好的农作物。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东坡:撂荒之地

3、怎样耕作

文化作品中,特别是一些田园作品,对耕作的描写往往富于安逸休闲的特色。然而实际上,耕种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特别是在古代劳动机器不发达,一切靠人力,效率低下,人们只能每天起早贪黑,面临的都是风吹雨淋日晒的苦日子,这样的日子对于文人来说,更是辛苦。更何,苏轼耕种的地不是正常的田地,而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荒地,其付出的劳动更大。由此可见,苏轼躬耕期间必然是要尝遍其中各种痛苦的滋味的。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东坡八首》

在他的作品中,对其中的辛苦多处有过描述。比如开始整治"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时,那种劳动的辛苦就让他透不过气来,于是他写道:"垦辟之劳,筋力殆尽。"他进而有感于怀,并创作出《东坡八首》,写道,"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耕种开始后,对地块进行垦荒、修水渠、建房子,这一系列重体力活开始进行,没多久,就让他这位白面文人变成了一位纯粹的农夫,特别是那像木炭一样黝黑的皮肤。由此,他创作出《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并在其中描写道:"去年东坡拾瓦砾......日炙风吹面如墨。"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种完地的苏轼

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劳动是光荣的。苏轼对此并不感觉可悲。在他内心里,他已经认定自己是农夫的角色。由此,他曾写信给自己的好友章惇,他在书信中,讲到他在东坡种稻、亲身耕种的生活。在信中,他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地讲到,他用青蒿粥治好了自家耕牛的豆斑疮病。二、为何要躬耕?

躬耕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劳动,作为大文人的苏轼,为何要参与到这种艰辛的体力劳动中呢?其中除了有众所周知的经济困顿生活压力所迫的原因外,还有更深的因由。

1、经济处境艰辛,日子难过了

在诗文中,苏轼数翻讲过他自己刚到黄州时生活上贫困的情况,这种贫穷达到了不得不要去"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以待宾客"的程度。其日常生活之困苦,已到了难以维继的地步。

在收入上,被贬官后俸禄锐减。他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的身份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到达黄州初期,其收入情况一下从小康水平回到近乎赤贫水平,虽然很小的微薄俸禄,但这不足以让他及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因此他会到处叫穷。故此,收入骤减,是他面临的最大现实难题。

经济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人员太多了。他的一家老小在苏轼到黄之后也陆续跟他到来。他家庭人员数量,居然多达二十余口。关于这一点,在其离开黄州后的作品可以看得出。这一作品就是《乞常州居住表》,其中证实道:"二十余口,不知所归。"二十余张嘴要吃饭,而唯一的收入只有他那十分微薄的贬官后的俸禄。这入不敷出的状况怎能长期维持呢?

在收入锐减而人口又多的双重重压下,苏轼只能为整个家庭后续的生活着想而重新计划。此时,友人为他谋了块荒地,让他有一个收入的来源,他自然很高兴地接受了。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家里确实穷

2、有田园心愿

在未被贬官之前,苏轼当过很多年的京官,官位不小,按道理应该会有来少积蓄。在举家迁往黄州后,生活上,收入虽然大不如前,经济日超赤贫,吃饭可以差,但不至于三餐不饱、食不果腹。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去亲自进行艰苦劳作,其中的因由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经济因素了。因为这样想并不细致,也不符合全部的情况。

究其原因,应该在于心理因素。在早年,苏轼看惯朝堂之破落,心中就存有归隐之念想,但一直没有寻找到机会,而且归隐也不能不顾一家人吃饭问题,需要有足够的积累解决归宿后的经济问题。因此,他一直没有成行。

他有一首诗,表达了这一心愿,即《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其中写道:"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在另一诗作《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中亦有相似叙写:"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的表达。这里所谓的"五亩宅",说的是孟子所谓的"五亩之宅",这在古时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农耕模式。这些作品已经透露他心中早就存有归隐之尺了,因此在黄州,他躬亲耕种绝非一时所愿,也不是被迫着不情愿地去干。

当他贬官后,无论经济上或行动上,已经失去了归隐的自由,此时再想着过上美好的田园生活,显然变成一种奢侈的不能实现的希望。到了黄州后一段时间,生活困顿难续,食不饱穿不暖,又一下没地可种,那心情之聊落自不必言。此时,正是磕睡送上暖枕头,好的好友马梦出手给他一块地,虽然荒凉,但拾掇拾掇还是可以种出东西的。此时的苏轼哪能拒绝呢?他自然笑而纳之了。这也是其在有田园心绪情形下,下地种田的原因。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3、文化上,有机缘

好友送给苏轼的这块地,距离当地府治不远,地处于此地东边山坡,故称之东坡。"东坡"这一词,恰好跟他心中的一位偶像级人物当初一样种田的地方,是同一个名称(当然地点不同,只是地名居然都叫"东坡")。他的这位偶像不是别人,就是白居易了。白居易当年被贬离朝堂后,到忠州去当一个小官,也在那里的一个地名叫东坡的地方耕种。哪些巧合的地名,怎能不让苏轼心中翻腾倒海呢?特别是,他是位大文豪,文人更富于感性,想法会更多。有如此的文化机缘,苏轼自然传经更乐意地去参与种田活动了。

在苏轼的心中,对白居易可谓羡慕加敬仰,对他的为人更是列为自己的榜样。对此,周必大在书籍中写道:"本朝苏文忠公......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两处的东坡(即白居易忠州的东坡与苏轼黄州的东坡),距离远隔千余里。但对于二人,却有十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大文人,都在朝中当过大官,都是因政治理念不同被贬官,贬官的幅度都很大,如此岂非是天定?这正是文化人有机缘,终于走上同一条路了。苏轼敬仰白居易,对其东坡田耕生活也十分神往。而此时的黄州也有东坡一地,这自然就成为他亲身劳作的地方了。故而,文化上的机缘进一步让苏轼高高兴兴地去东坡种田,在精神力量上增加了他克服劳苦的动力。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白居易是苏轼的偶像三、细述种田的意义

在黄州的耕作,给了苏轼一个千年美名,即"东坡"。而东坡这个地方,也因苏轼而成名。这一耕种过程,让苏轼从生活、心灵以及文化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物质上,直接增加了他的收入,也让他及家人的生活空间变得安定起来。

1、耕种后有收入,吃的住的都解决

原来生活无依,可能吃了上顿少下顿。自从苏轼躬耕于东坡有了收成之后,状态出现了翻天大变化。有了收成,苏轼于是给家庭盖了房屋,买了家庭用具,终于不必过上披星戴月的日子了。对此,他原告就有了计划,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他的规划是这样的:"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他耕作一年以后,即1082年初,他就有了钱了,于是建造房子,并自命名为"雪堂",对此写道:"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这雪堂确实简陋,只有草屋几间,但对于东坡先生,他却甚感满足,毕竟这是自己劳动得来的,是自己的家。

从此后,住的有了,吃的粮食也没毛病。在耕种过程中,苏轼学习并沉积了大量农业种田知识,加之他天性聪明,一学就会,不会的一实践也会,耕种后竟然大丰上,且新地不必交税,这让他很好地享受了劳动的喜悦。

2、买田买地,要扩大生产

到了此时,苏轼有房住有粮吃,除了劳动的辛苦对他变成了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因此经济状况也大幅向前。由于亲自耕地,也懂得了经济理论,他要把多余的钱拿出来扩大再生产。于是,他做好了打算再买好地,继续扩大耕种的战果。由此,他亲自跑到黄州东南方向的沙湖地实地考察水田,甚至一度派出他的长子苏迈,扔着数万钱到荆州购地。最终果然在常州这个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买到一处田地。要不是不久后他被调离黄州,恐怕东坡先生真要成为这里的大地主了。这也说明,经过了几年的劳作,他应该比较有钱了。这一躬耕于东坡,显然为苏轼增加了许多收入,同时也让他的心灵有了依附感。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苏轼有钱了,咋办?

3、心情安顿了

人要发展或生存,一旦心理发生了变化,那么首先要让自己心安,才能求其他的。在这一点上,苏轼通过他的劳动,让生活在物质上得到了保障,而在心理上满足了对其敬仰对象的追随,即像白居易那样去耕作劳动。这让他无论从物质上或精神上都有充分的满足感,因此,他心理上是有理由感到高兴的。在黄州的这一段时间,他通过耕作获取快乐,转移了仕途上失意带来的沉闷,让生活与精神都得到充分的欢乐,于是,他对生活的享受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了。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苏轼的心境及思想得以转变,心情有了安顿,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慰藉。

苏试为何会躬耕于东坡?在意义上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有钱了心就安

结语:在黄州东坡这个地方,苏轼通过亲身的劳动,最终生活上获得了安定、而心灵上也得到极大慰藉。在境界上,他得以追随其仰慕的先贤。这一段历程,在实物上,让苏轼营造出一个稳定可靠的家园,在精神上也让他拥有良好的精神家园。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东坡"事迹成为一段佳话,激励着后人不畏辛劳勇敢向前的精神壮志,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从那时起"东坡"这一专用词就成为陶渊明之后另一个值得人们学习与记念的文化领域的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