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没有想到,在平凉的这里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教共处相容

2018-09-09 01:32:23 网络整理 阅读:151 评论:0

崆峒山的“三教洞”,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是三教共处容的具体体现。此外,崆峒山还有“三教禅林”,也称“居士林”。三教共处一山,,这有其历史渊源。简单地说,儒、释、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最早从汉魏两晋起,是三教关系史的开始阶段。三家的基本情况是,儒家虽在西汉被捧到独尊地位,但在哀、平之际,它的主流已悦变为谶纬神学,因此要求从别的思想形式中吸收养料,以进行必要的改造。..初入中国,还未站稳脚跟。为了使中国人乐于接受,必须使自己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信仰相协调,即必须既迁就迎合儒学,又迁就很多道教。道教刚刚建立,十分幼稚原始,为了完成创建任务,也须吸取儒学和..。这样,三家的矛盾冲突少,互相依赖吸取多,就成为这个时期三家关系的主要特点。

没有想到,在平凉的这里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教共处相容

三教洞

东晋之后,中国人进入南北分裂、对峙时期。三教也因前段时期的发展而起了变化。主要是..已经相继摆脱对道教和玄学的依附地位,而发展成为一支颇具实力的独立力量。三教开始鼎立,三教之称亦起于此时。隋唐时期,认为儒、道同源,在儒为仁、信、礼、义,在道为道德。到了五代,斗争比较激烈。宋、元是“三教”斗争趋向缓和,融合呈现大发展 的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在三家中长唱不衰,二是儒家在北宋出现了以融合释、道为特点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道教在南宋至元初相继出现了几个融合儒、释的新道派。

没有想到,在平凉的这里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教共处相容

孔子像

“三教一家”之说,大约始于南北朝,而形成三家同唱,蔚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始于北宋。金初,此方相继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三个新道派,皆以“三教合一”为依托,尤其是全真道道士王喆(号重阳子)所创,并组织了5个以“三教”二字冠首的教会以吸收道徒。一开始就表现在“三教合一”特色。明清时期的儒家家林北恩将儒学变成三教合一的..,名“三一教”,这是它长期从事儒学后,40余岁时在所建学术团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明清..融合理学者多,融合道教者少。但“三教合一”仍为许多僧人的口头禅。

没有想到,在平凉的这里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教共处相容

老子像

崆峒山的..人士也能跟上形式发展,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在明末清初就在岩石上开挖了三教洞,这个洞因是石质洞,花费了十多年才修成。之后,三教虽有矛盾,多是在建庙地盘上有些许争执,但在教理、活动上都较融洽,方丈、道长都较团结。这是崆峒山三教长期共存的主要基础和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