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禅真的因为贪恋美女美食而“乐不思蜀”吗? 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2018-09-26 22:24:06 网络整理 阅读:153 评论:0

刘禅真的因为贪恋美女美食而“乐不思蜀”吗? 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影视剧中的“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又称后主,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223年继位为帝,,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乐不思蜀”这个具有讽刺性的名词为什么会和刘禅挂上呢?原因在于他在洛阳和司马昭的一段对话。

一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问刘禅思蜀:“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几日后,又设宴,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演了一遍。司马昭听了,问道:“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刘禅真的因为贪恋美女美食而“乐不思蜀”吗? 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影视剧中的“刘禅”

那么问题来了,刘禅真的是乐不思蜀?答案恐怕并如此。

一、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算是最了解刘禅的了,对他的评价应该也是最中肯的,要不也不会毕生呕心沥血辅佐他。刘禅从一开始决定投降的目的,就是免遭生灵涂炭,用刘禅自己的话说就是“全国为上”,公元263年5月,曹魏派大将钟会和邓艾大举攻蜀。蜀乃遣大将廖化、张翼、董厥退保汉城与乐城,姜维一军退守剑阁。有人劝他南迁,有人劝他投吴,但两条路都行不通,最后为了保全百姓,选择投降。《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他没有将自己当作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都赞叹。这样看,刘禅是时时在为蜀着想,怎么能不“思蜀”。

二、刘禅投降后留在成都,但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是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一家搬到洛阳,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十分不妙,毕竟他曾经也是一国之君,对宫廷里的明争暗斗还是有察觉的,晋王司马昭是最有实权的人,对他却很怀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刘禅为了保住自己,也为了保住随自己一起来的百十号人的性命,更为了保全蜀地的百姓,就装了一回大傻子,演了一出“乐不思蜀”的戏给司马昭看。

刘禅真的因为贪恋美女美食而“乐不思蜀”吗? 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影视剧中的“司马昭”

271年,刘禅在洛阳病逝,64岁。善终!

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