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安乐哲:翻译中国经典的“洋教授”(5)

2018-05-24 06:14:57 网络整理 阅读:161 评论:0

在这样的较真劲儿下,安乐哲一点点推进他的重译经典工程。1993年到2009年间,他逐年与合作者翻译了包括《孙子兵法》《论语》《中庸》《道德经》《淮南子》在内的中国哲学经典。他的《通过孔子而思》《期待中国:探求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叙述》等著作,着力纠正西方学界“中国没有哲学”的偏见,助力中西哲学平等对话。

2013年9月27日,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举行。大会授予安乐哲“孔子文化奖”,称赞其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阐释者”。

“大家都争着想了解中国”

北京大学西门外的一家饭店,专卖皮薄馅儿大的饺子,安乐哲笑着说自己每周都要去吃两回。

2016年从夏威夷大学退休后,他来到中国,成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同时,作为山东省首批“儒学大家”,他也在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任职。

“我快70岁了,留在夏威夷很好,可在中国我觉得很精彩。”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安乐哲离开了夏威夷面朝大海的别墅,来到中国开启新的生活。

距离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已经过去30多年。当时,他偕妻子一路开车往返上海与北京之间,期间,他还专门去了安徽寻访《淮南子》的源头,当他向当地赠送他所翻译的《淮南子》时,受到了欢迎,并受邀参观博物馆。从那以后,安乐哲不时来中国参加学术活动,每一次,这里发生的变化都让他惊呼“太快了!”“我和几个朋友开玩笑说,仿佛去年大家都还骑自行车,现在全开上汽车了。”

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哲学研究也渐渐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现在大家都争着想了解中国。”回忆起40年前在夏威夷大学时的情形,安乐哲感慨:“那个时候,我们学中国哲学的,包括我的学生们,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非常难。”现在,他每年给学生们写推荐信,往往有十几个非西方哲学的岗位需要人,“这是相当大的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