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张粤:一代国手,古书郎中——我的爷爷张士达

2019-01-19 18:57:39 网络整理 阅读:177 评论:0

张粤:一代国手,古书郎中——我的爷爷张士达

张士达(1902-1993):建国以来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第一代古籍修复专家,被誉为近现代古籍修复“一代国手”。

我的爷爷张士达,字俊杰,1902年生人。小时候,我只知道爷爷曾是一名老北京的“古书郎中”。具体什么意思,我并不太懂;然而他常说的话:“在手艺上要叫别人能想着你,而不要自己去说自己的技术如何如何……”这我是懂的,并且一直记着呢。

我最早的记事,是1980年的冬天。在南昌火车站的月台上,爸爸抱着两岁的我凑近车窗,年近八旬的爷爷伸出头,在我左右两边的脸蛋上各亲了一下,笑呵呵地向全家人挥手:“再见!”火车兴奋地一记长鸣,热烘烘的白烟里,似箭一般朝着北京驶去。

张粤:一代国手,古书郎中——我的爷爷张士达

那次告别,家里人都没说原因,爷爷更不会说。两天一晚的颠簸之后,爷爷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北京,回到了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现在想来,虽是分别,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吧。是的,爷爷终于又可以回到他一生钟爱的古籍之中了。

十六岁的时候,因为生计所迫,爷爷到北京琉璃厂肄雅堂古书店当了一名学徒。肄雅堂开设于清光绪年间,店主丁梦松。清末民初的时候,肄雅堂和肄文堂并称为京城装裱修复的两大金字招牌,经营范围除收售古旧书籍外,以装裱修复碑帖、书籍、字画最为著名。爷爷在肄雅堂古书店学徒三年,除了白天忙于店里迎来送往之外,晚上还时常和丁梦松师傅的孙子一起整夜整晚地抄写书目。他天资聪颖、心细如发,对书籍的版本类型、收藏流向、残页缺字……都记得“门儿清”。听人说,这让他在选购古旧书籍时具备了“慧眼识珠”的本领。

古旧书籍经选购进店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甚至支离破碎。有的经过火烧,早已焦脆不堪,触手即破;有的在抢救时被水浇湿,更是虫蛀糟朽,个别书页已完全粘在一起,形同一个个“书饼子”。为了给古书还原一个好的品相,以增加市值,修补破损古籍也是古旧书业的一项特殊技艺。在丁梦松师傅这里,爷爷不仅学会了各种书籍的装订,同时还要如郎中一般,对各种类型破损书籍进行“瞧病”和“诊治”。三年满徒后,丁师傅看重爷爷为人厚道,对书目熟稔,加之手艺精巧,自然舍不得他离开,于是又雇用了四年。期满后,丁师傅便帮助爷爷在海王村公园内独立开设了“群玉斋”书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