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故乡啊,我的故乡(2)

2018-06-19 05:41:05 网络整理 阅读:198 评论:0

草木难免摇落飘零,时节变迁,大墅的景致也十分不同。二十四节气中,唯有“芒种”谈人,“惊蛰”谈动物,其余谈的皆是气候。一年四季,村庄的日子,多可喜,亦多可悲。其中最叫人难过与哀痛的莫过于“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花落水流红之际,去祭奠先人。死生是人生大事,死者为大的庄严肃穆,宗亲邻里的人情关怀,,现也只有在村庄能体会得到。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脆香的黄瓜,金黄的番薯,甜滋滋的黄豆酱,米香淡淡的麻糍,最富淳安特色的羹,香窃窃的清明粉粿,鲜美的螺蛳、泥鳅和..。游子辗转寓居过许多地方,但故乡独特的味道是永远的牵挂。

关于大墅的旧事,童年玩乐的趣事是必不可少,诸如爬树捉知了、田埂上追蜻蜓,但更多的是那些传统的遗迹——绿蓑衣、木匠、竹匠、泥水匠、古宅等。而那些游玩过的地方,他们的名字从陈旧的记忆里蔓延出嫩枝,在一次次故地重游后抽芽:凤林港、麦坞、公山尖、南来庵、洞溪、积岭、下姜、淳杨公路。

方淳的笔调质朴真诚,她的笔下有着“寒流”与“暖流”的交替,前者源自城市化后,城市对农村的强势侵占,资本介入生产劳动,如茶叶的商业化、蓑衣的消失、凤林港的变迁。没有土地不能生根,这是她灵魂上的漂泊。但所幸的是方淳的故乡,与她相伴的村庄,至今完好保存。在漂泊后,她仍有土地,仍能生根。所以,方淳的文字是温暖的,沁入人心,使人不禁产生重游故乡的念头。

标签:故乡 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