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看后才知道,并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2019-03-21 00:17:56 暂无 阅读:640 评论:0

自秦皇汉武以来,若论谁是千古第一忠忠臣、第一名臣,那么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这点应该毫无争议。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享年54岁,诸葛亮平生诚心诚意、死尔后已,是我国汗青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看后才知道,并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死在和司马懿对阵时,那是诸葛亮平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公元234年春季,诸葛亮率领戎行出斜谷,在岐山五丈原驻扎,而司马懿的大军在渭水南岸一带驻扎,且尚有一队魏国大军在渭河以北厉兵秣马,与司马懿形成犄角之势,使诸葛亮找不到好的攻击机会,不得不当场屯田,百余日后,诸葛亮身故。

关于诸葛亮病死一事,史书记载有多个版本,《三国志》的记载是最节减的,“亮疾病,卒于军”,意思是诸葛亮病发,死于军中。而《魏书》中记载“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也许意思是说,诸葛亮于司马懿僵持百余日后,粮草用完了,却还无计可施,于是诸葛亮又气又恨,直到被气的吐血不停,不得不被迫烧营撤军,终于在秦岭谷地的逃亡路上发病身亡。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看后才知道,并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这个说法是指诸葛亮死于撤军的路上,并且给出了诸葛亮的死因,说是被司马懿气死的,似乎如有所指。而《三国志》的讲解者裴松之认为这个说法是弗成靠的,不足为信。

首先《魏书》的作者王沈是魏国大臣,这小我的人品不太好,曾向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高密而害了魏主曹髦,此人是个见机行事的性格,死力市欢司马家眷。而他编写的这段史书也有毁谤诸葛亮市欢司马懿的嫌疑。

裴松之又进一步质疑这一说法,“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呕血乎 ?”意思是说以诸葛亮的襟怀和韬略,怎么或者被司马懿气的吐血呢?至于王沈说孔明入谷而卒,裴松之认为这是蜀国工资了稳住军心或为了不泄露军情,直到进了秦岭谷地才发丧。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看后才知道,并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而《魏书》中所说的蜀军因粮草不足才撤军的,但《晋书·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撤军后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留下的营地,,“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解说蜀军撤军时粮草照样很足够的,怎么会是“亮粮尽势穷”呢?何况《魏书》在时间上是早于《晋书》的,且《晋书·宣帝纪》是东晋时期编写专门为司马懿立传的,若是《魏书》靠谱的话,《晋书》又怎么不采用呢?

凭据各种史料记载,互相印证,已经能够确定诸葛亮的确是病逝了。但其病逝的原因事实是不是如《魏书》所写的那样,是被司马懿气死的呢?

史估中也有一些记载,说诸葛亮积劳成疾,而非为一人所得。

诸葛亮的真正死因,看后才知道,并不是被司马懿气死的

诸葛亮本身也在《前出师表》中写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拜托不效,故蒲月渡泸,深入不毛”,又在《后出师表》中写到“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寝食不安;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蒲月渡泸,深入不毛,草衣木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弗成偏安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这里能够看出,诸葛亮在接管刘备托孤之后日子过的真心不舒服啊,天天晚上都睡欠好觉,连吃饭都不知道是啥滋味了。蜀国十丈以上的科罚都要他亲自干预,天天吃欠好,睡欠好,还有这么多的政务要处理。由此能够看出诸葛亮的劳顿,那真是“诚心诚意,死尔后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