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老南京”:趣谈栖霞那些以讹传讹的老地名

2018-06-25 10:44:30 网络整理 阅读:149 评论:0

地名既是一个地区人们日常交往的指位系统,也是这个地区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还是区域内历史文化载体和文明程度的符号,更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笔者最近参与栖霞区地情书的编纂工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栖霞区有很多以讹传讹的老地名,长此以往,人们将错就错。剖析这些讹变的地名,主要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原因。趣谈栖霞讹变的老地名,,回味的是记忆,还原的是史实,剔除的是糟粕,传承的精髓。

“老南京”:趣谈栖霞那些以讹传讹的老地名

语音讹变的地名

不少地名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往往有所变异,诚如清朝的甘熙在《白下琐言》中所说:“街巷之名,今昔多殊,间有可识者,皆讹舛。”可见地名讹变现象古已有之。栖霞区地名的讹变情况,就其语音方面说,有同音讹变和近音讹变两种。

栖霞区地名的同音讹变,较著名的要数尧化门了。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公元1366年至1368年建造了13座内城城门,即:神策金川钟阜门,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而且后来还围绕内城扩建外郭城,外城辟18门,袤延120里。在外郭城仙鹤门与观音门之间有座城门,因附近有座“姚坊山”,人们便将这座城门取名“姚坊门”。1905年,清政府修建沪宁铁路,英人翻译误将“姚坊门”译成“尧化门”,从此姚坊门遂称今名。

迈皋桥原系一乡镇的小桥,相传桥南住着一位卖糕的孤苦伶仃老太,糕好人也好,人们便将小桥呼为“卖糕桥”。清代讹为迈皋桥。《同治上江两县志》载:“自迈皋桥以南,水经三塔寺,其地旧为蠡湖,今湮没为田,入后湖。”即指此处。桥已不存,名沿用。

摄山便民河以南、七乡河以西三里处、沪宁铁路北侧的阎家边,原是明朝奸权严嵩的居住地,名严家边,严被革职后,严姓改为阎姓,严家边变为阎边家;马群街道狮子坝村的童庄原名为铜庄,传说明朝时,村边土地庙时常发出铜锣声,故名,后讹为现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