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章丘基因文化——“齐文化”(4)

2018-06-28 00:01:24 网络整理 阅读:132 评论:0

章丘基因文化——“齐文化”(4)

抗日期间,章丘为抗日队伍打造兵器的铁匠,最多时达到2400多人。可以说,在济南周边被打死的鬼子兵,十有八九死在章丘铁匠制造的枪炮下。而这帮制造枪炮的铁匠一无专门训练,二无图纸机械,所有的只是一双灵活的手和一颗抵御外侮、助力杀敌的心。

央视报道,一只章丘铁锅需3万6千次捶打。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为体现章丘铁锅之不凡,就采用“3万6千”这数字予以体现,以让人信服。我认为,章丘铁锅之红火,是当今人们对手工为标志的原生态文化的尊敬。“物”以稀为贵,这“物”就是越来越少的“原生态”。这“原生态”是不是也包括根脉不绝的“齐文化”?

章丘基因文化——“齐文化”(4)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章丘,这雄关,就是比秦朝万里长征更早,完整如初的“齐长城”。真如铁,坚硬如铁。一提铁,尚武勇猛,势大力沉等词语一并涌现脑海。其他地域铁锅、铁枪等物,知名程度为何不及章丘?千年章丘脚下土地有诸如此物的文化积淀。千年老树不死,逢春自然翠芽满枝。章丘不仅有铁锅铁枪等厚重之物,已逾古稀之年的打铁长者,而今居然能打造出手指一弹就“铮铮”作响且颤巍巍的铁质牡丹之花,这“铁花”是淬火后锻打无数次,最后“绕指柔”的结果。是铁,就刚健,“绕指柔”了,自然就空灵。当火红之物用铁钳从熔炉里提出,然后..旁边水里,冷热相激,烟雾水气顿然升腾烂漫的一刹那,我看到了“空灵”二字,基于厚重铁块基础上的“空灵”二字。

王永忠

章丘电大中文教师,主攻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潜心于地域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研究。

成人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