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2019-05-15 21:24:41 暂无 阅读:774 评论:0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是皇家专用的,按理说,所有官窑瓷器都要送到皇宫。

可是,一向以来,民间的确留存着大量的官窑瓷器,这是为什么?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透过中国第一汗青档案馆编纂的《清宫瓷器档案全集》,或许能够解开这个谜。

皇家档案敷陈我们,民间的官窑瓷器大约有如许几种起原: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唐英 石像

一是御窑厂次色瓷器的处理。

次色瓷器变价是清代御窑厂特有的一种瓷器处理法子。

官窑中的次色瓷器,是与正品中的上色对应而言的。变价就是将次色瓷器出卖以换取现银。瓷器作为手工业产物,在烧造过程中必然有正品、次品及破损之分。

乾隆时期有个有名的督陶官叫唐英,他在乾隆八年(1743 年)二月二十日的奏折中曾说:“所造之器,出自窑火之中,不克保其件件全美,每岁每窑均有选落之件。”这选落之件就是次色瓷器。

官窑中的次色瓷器,在雍正六年(1728年)之前是散贮在御窑厂的库房里,雍正七年(1729 年)至乾隆七年(1742 年)这段时间是解送国都。到了乾隆七年(1742 年)今后,就奉旨将次色瓷器在景德镇当场变价了。

道光以前的黄釉瓷和祭奠用瓷,尽量是次色,也是不克变价的。道光今后,所有次色瓷器都在景德镇变价处理了。

所以,在民间见到的有些瑕疵但却印有清代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大多应该是景德镇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色瓷器。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明弘治 浇黄釉描金弦纹牺耳尊

二是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

宫中的瓷器为什么会变卖?这在分歧时期有分歧的启事。

据档案记载,在乾隆早期,曾将库储康、雍、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 14 万余件变卖。乾隆中期,又将康、雍、乾三朝无款瓷器 8000 余件变卖。

乾隆还将存量过多并无用项,或釉水陋劣,或斑纹不全,或式样平时的11 万余件瓷器也拿出皇宫变卖了。

嘉庆皇帝倡行俭约,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周全清理,除了必需留用的,其余久贮库内并无用项以及用少存多者悉数变卖。在嘉庆时期,共变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 44 万余件。

按理说,官窑瓷器只有破损或久存不消,才作变价处理,然则到溥仪退位后的小朝廷时代,因为经费不足,竟然也打起了变价的主意,只不外与老祖宗分歧的是,这时变价的不是什么破损和平时之器,而是专门挑皇宫值钱的物件变卖,不只变卖清代御窑的瓷器,还有明代的官窑瓷器,甚至还变卖了元代青斑白地瓷葫芦瓶。

让人惊诧的是,在其时还采用了投书竞买的体式。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清雍正 粉青釉茶壶

三是皇帝犒赏出去的瓷器。

官窑瓷器是皇帝经常用来犒赏的物件,犒赏的对象既有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也有皇子公主、贵族命妇和身边的侍卫,此外还有蒙古王公和..喇嘛等。每次犒赏瓷器的数量多寡纷歧,少则一两件,多达数千件。

清宫档案反映,皇帝犒赏瓷器的品种有好多,如雍正时期既赏瓶、盘、碗,也赏搪瓷彩等瓷器。乾隆时期犒赏的瓷器,除了瓶、尊、盘、碗外,还有小件的如鼻烟壶、瓷扳指、瓷带钩、瓷翎管等。

晚清时期犒赏的瓶、罐等大件瓷器,也就是平日说的琢器,其品种较为固定,首要有哥釉四方杏元双管瓶、钧釉四方杏元双管瓶、哥釉四方八卦瓶、霁红玉壶春瓶、青花起线玉堂春瓶、青花芭蕉雕栏玉壶春瓶、花厂官釉太极纸槌瓶、天青釉四方宁靖有象瓶。

光绪朝还增加了五彩百蝶玉堂春瓶、五彩红百蝠玉堂春瓶、天青釉描金皮球花玉堂春瓶、红云蝠太极纸槌瓶等。

清代晚期犒赏用的碗、盘、盅、碟等小件瓷器,也就是平日说的圆器都有哪些?

举个例子,在光绪八年(1882 年)犒赏用的圆器共有 14 种,离别为白地红云龙尺六大盘、五彩八祥瑞串花尺二大盘、青双龙尺四大盘、五彩白地里外红百蝠尺六大盘、里外霁红七寸盘、里外霁青七寸盘、里外霁红五寸碟、里外霁青五寸碟、里外霁红大碗、里外霁青大碗、五彩八祥瑞中碗、青云鹤八卦中碗、里外霁青墩式中碗、红龙酒盅等。

可见,清朝皇帝犒赏出去的瓷器是名堂繁多的。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草纹梅瓶

四是洋人抢掠走的皇家瓷器。

晚清时期,清王朝国力衰败,西方列强先后两次攻入北京,第一次是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是 1900 年八国联军的入侵。列强两次进京鼎力抢掠,皇家瓷器天然也是在灾难逃。

然而,遗憾的是汗青文献中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记载。

以圆明园为例,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攫取和野蛮的焚烧,历朝精心建造的陶瓷器皿更不克幸免。对于圆明园在这场大难中事实损毁了几多瓷器,100 多年来始终是个谜。

如今,凭据景德镇官窑的纳贡清单,对划拨到圆明园的御用瓷器数量作了个统计:

乾隆时期督陶官纳贡陈列在圆明园的瓷器有 1746 件,嘉庆时期纳贡瓷器陈列在圆明园的有 2015 件,道光时期纳贡瓷器陈列在圆明园的有 2452 件,咸丰时期纳贡瓷器陈列在圆明园的有 152 件。

所有这些瓷器,都跟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并遭劫,或被砸碎再也见不到了,或被抢掠而流散到世界各地。

该送到皇宫的官窑瓷器,为什么民间有大量留存?

清康熙 斗彩万寿桃实纹碗

五是从皇宫盗出的瓷器。

皇家大院外观来看警觉森严,然则家贼难防。尤其是清朝晚期,宫里盗窃之事屡有发生,作为存放瓷器的广储司瓷库也不平安。宫中寺人杂役等家贼里外勾通,作案手段纷歧,或挖墙行窃,或揭瓦盗窃,或顺手牵羊。

清宫档案留下如许的记录:

光绪三年(1877年),紫禁城内广储司瓷库的西墙被挖了一个洞穴,发现丢失瓷器 101 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广储司瓷库的西墙又被挖一大洞,盗走盘、碗、盅、碟及小瓶多达 1000 余件;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入京时,宫中瓷库又被盗,丢失了雍正年间建造的瓷器 40 多件,甚至连被人们称为库神的馗瓶也一路被盗;

到光绪三十年(1904 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以至宣统朝,瓷库被盗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如许说来,岂论是官窑中次色瓷器的处理,照样皇家库房所存瓷器的变卖,也不管是皇帝犒赏出去的瓷器,照样洋人抢掠、宫中盗窃的,这成千上万的清朝皇家瓷器毕竟是流落民间甚至世界各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