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兴化:左手郑板桥,右手施耐庵

2019-07-12 06:25:38 暂无 阅读:1800 评论:0
兴化:左手郑板桥,右手施耐庵

郑板桥泥像

兴化市学生给施耐庵像献花篮。

本报记者朱旭东

江苏省兴化市汗青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他们在对外推介时,必提“板桥桑梓,水浒摇篮”,因为在这片古称昭阳的地盘上,降生了中国四台甫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兴化人尤其以此两位先贤为傲,而且一向在效仿。

中国人追求身后“千载扬名”,有的人只活成牌匾,被高高挂起却难以亲近。郑板桥和施耐庵,在兴化不光是供奉的牌匾,不光被敬仰,还很好地被传承、被模拟、被津津乐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稀奇的现象。

农妇写的小说“登堂入室”

在兴化入住酒店,房间案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兴化旅行》,介绍兴化的风土著情、胜景事迹。雷同的书籍,在好多处所都能看到。另一本则不同凡响,是小说《大沪庄》,是兴化本土的人以本土著文为配景创作而成。更令人诧异的是,小说作者王玉兰仅是位高中生,卒业后,“做过农民工,玩过大船,卖过服装。年过50才起头涉猎文学写作。”

在书内页的简介上,我看到了这位乡土味浓烈的大嫂,照片中的她穿戴大红的衣服,正在签名售书。简介说,她的作品在报纸和自媒体上获得了浩瀚读者的追捧,已出书长篇童贞作《沈小菊》,《大沪庄》是其短篇小说集。

不管《大沪庄》写得若何,一位50岁才起头创作的农妇,已有两本小说问世,并能摆放到星级宾馆供人取阅,的确令人诧异。岂非这是受施耐庵的影响吗?

我有点兴奋,可兴化的同伙笑着说,“这不新鲜,前两年,有位在"垛田黄花"景致点卖臭豆腐的农妇,也放脱手里的生意,回家写小说去了。”

“你不是在说笑吧?”我有点给逗乐了。

“怎么会骗你呢?兴化的好多作家,就是农民,就是教师,就是退休职工……写作,是他们的业余喜爱,他们并不靠写小说养家糊口。”兴化的同伙很卖力地说。

在后来的访谈中,我信了,折服了。

“《大沪庄》的作者王玉兰是我高中同窗。”兴化市博物馆、郑板桥纪念馆馆长陈学文说,王玉兰高考落榜后回家耕田,搞过运输,开过小店,等家庭不乱了,孩子也大学卒业了,才将高中的写作乐趣捡起来,此后一发弗成整顿。“她如今没有其他工作,只在家里办了个"小作家..班",教孩子们写作。靠..班生存,也算以文养文了。”

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文史垂问郭保康说,2012年4月,兴化市获得“中国小说之乡”的声誉。厥后有一次,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各地作家到兴化采风,晚上吃饭时有人好奇地问:“兴化为什么能成为小说之乡?”一个兴化作家半恶作剧似的回覆他:“我们在这里吃饭,兴化如今有不低于一千人,正在灯下写小说。”

说起兴化的通俗文学喜爱者,他们如数家珍。郭保康说,顾缸乡东旺村一个叫魏红芳的农妇,既开饭铺也忙农活,业余时间就是创作,搞诗词搞绘画。在无锡打工的兴化籍老板有一个茶吧,聚到一路时,就喜欢朗诵各自创作的诗歌散文。“骨子里,他们都热爱文学。”

兴化市文联副主席汪夕禄对相关情形更熟悉:

“在上海开出租车的兴化人顾平祥,天天写诗,写完就发给我看。刘宝山也在上海打工,喜欢写小说,出书过一部长篇,前段时间又写出长篇《水殇》,讲国共抗战的,近30万字,还没出书。好多兴化人都有文学情怀,只要闲下来,就写器材。似乎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施耐庵似的。”

“尤杰芬,文正学校的打字员,50岁摆布,一向在写小说,先长篇,后短篇。她如今越来越自信,写得越来越好,创作热情很高。没人指导她,纯粹是自发。”

“王凤祥,80多岁,退休教师,退休后一向写小说,每年都邑出书一到两本。写作水平一样,但热情可嘉。”

“王志红,脑瘫患者,竖立一个文学网站,为兴化大部门底层写作者揭橥文章供应了渠道。”

汪夕禄说,曾经有人恶作剧,说在兴化大街上随便找小我谈文学,都能谈得下去。“之前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真信了。”

兴化的同伙们絮聒着,我的脑袋也快满了。但首先,我切实相信了。

中国小说之乡

其来有自。兴化民间创作小说的热情,和获得小说之乡的称号,天然离不开施耐庵。

13世纪末,兴化东北水荡中的施家桥村,降生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反元起义中,施耐庵曾全力支撑张士诚。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四处侦查张士诚的属下。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回到兴化隐居,用心于《水浒传》的创作。《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标记性意义,施耐庵是以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缘于先贤卓越成就,兴化成为中国长篇小说发祥地、明清小说主要基地。《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施耐庵的学生。《西纪行》的各类版本均标注有“华阳洞上帝人校”,而“华阳洞上帝人”恰是兴化籍“状元宰相”李春芳。除三部古典名著外,明清之际兴化还涌现出一批小说创作者,个中陆西星、李清离别创作《封神演义》《明珠缘》,刘熙载则因创作《艺概》而被称作“东方黑格尔”。

陈学文说,刘熙载的孙女刘韵琴,1916年创作否决袁世凯的现代白话小说《大令郎》,成为“谁是第一个写现代白话小说”的有力竞争者。上世纪80年月以来,兴化涌现出一多量在小说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家,形成一个群星灿烂的作家群体。个中,毕飞宇以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篇小说《玉米》先后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2011年,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入围的178部作品台甫单中,兴化籍作家作品占了4部,离别是毕飞宇的《按摩》、朱辉的《天知道》、梅国云的《第39天》和顾坚的《青果》。最终,毕飞宇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以来,兴化籍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已经跨越100部。

兴化市的作家部队还有大量后备力量,个中,兴化市拥有地市作协、市级作协会员300多人,省作协会员近80人,中国作协会员16人,还有更多被称为“散兵浪人”的业余写手数千人。

被称为“散兵浪人”的业余写手,兴化为他们供应了好多揭橥文章的载体。好比,兴化文联的《兴化文学》、兴化市作家协会的《纯小说》、兴化诗词协会的《昭阳诗词》、兴化社科联的《兴化论坛》、兴化市政协的《兴化汗青文化》、兴化市博物馆《板桥杂志》、兴化市藏书楼《品读兴化》、兴化市文化馆的《水乡文艺》,兴化好多中学都有校刊,《兴化报》还有文学专版。

此外,兴化市作家协会开办的“中国乡土文学论坛”,至今已有十多年。兴化市文联举办的“兴化文学教室”,每季度请外埠专家授课,开发兴化写作者的视野。兴化籍作家毕飞宇,每季度在兴化举办小说沙龙,请国内有名作家为通俗文学喜爱者讲创作体味。兴化的广场书屋,每周都有知名作家指导学生念书,被称为“文学义工”。兴化市藏书楼还有一个“兴化作家作品馆”,只要公开出书的书刊,悉数陈列在内。

是“根深叶茂泥土肥”?照样“肥泥土”培养“根深叶茂”?在兴化,这已经不必计较了,因为它们相辅相成。当外埠人非议“中国小说之乡”的名号时,兴化市委宣传部长刘春龙总会义正辞严地说,“若是你们古代白话小说成就达到《水浒传》水平的,现代小说达到毕飞宇水平的,小说生齿达到兴化尺度的,只要达到这三个尺度,兴化就不争这块牌子。”

从2011年起头,兴化市设立施耐庵文学奖,旨在鞭策汉语长篇叙事的立异与繁荣,进一步提拔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国内外具有主要影响力和权势性,成为我国最高声誉的文学奖之一。

“郑板桥”为何率先表态?

尽管施耐庵影响如斯之大,但兴化照样先打出了“郑板桥”这张牌。

郑板桥,原名郑燮,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师长,江苏兴化人,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旅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

外人所认识的郑板桥,首先也是其书画。板桥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天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转变,开创了书法汗青的先河。

“兴化从来不缺书画家。统一时期,郑板桥并不是画得最好的。李鳝画得就比他好。”扬州八怪书画院院长董怀勇说,然则,将“诗书画”三者综合到一路,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最凸起,所今后人将他排在“扬州八怪”首位。

郑板桥首先但不光限于是好画家、好书法家,他照样一位好官。在兴化人心目中,施耐庵是一本书,而郑板桥则是一个立体的人,书画反倒在其次了。

郑板桥的立体施展在诸多方面。兴化市汗青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任祖镛说,郑板桥为官清廉,在外为官之时,从不卖画。不像当下某些官员喜欢“文贿”——书画不怎么样,却喜欢处处留文字,拿润笔费。郑板桥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世界之劳人,非以供世界之安享之人也。”

兴化市书法院副院长邹仓霖说,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吃亏是福”“可贵糊涂”的观点,处处披发着一种世俗的情怀,和公民贴得很近,至今深入人心。

刘春龙说,“咬定青山不放松”,施展的是一种执着和坚贞,“一枝一叶总关情”,施展的是一种民本思惟,“领异标新二月花”,首倡的是一种立异……“从兴化走出的成名成家的艺术家,没人敢说不受郑板桥的影响。

董怀勇说,郑板桥平生喜画兰、竹、石,它们代表着固执不平、坚忍不拔、正派无私、正大光明等特征。尤其是竹子,除了顽强正派、生命力强,还寄寓了挺秀豁达、虚心向上等精神品质,这正好与郑板桥强硬不驯的性格相合。“与其说板桥是在画竹,毋宁说他是在剖明内涵的思惟情绪。他是经由对兰竹的直接赞扬,来剖明本身的生活幻想和爱憎立场。”

这显然与板桥的为工资官有很大关系。乾隆六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起头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镣铐。为观察民情、接见疾吃力,他常身着便服,脚穿芒鞋到乡间查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吃力声。些小吾曹周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恰是他的心里独白。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恳求施助;一面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换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果腹。同时,责令待价而沽者敏捷将积粟按平日价钱卖给饥民。他本身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机之时,他决然决意打开官仓放粮。

邹昌霖因擅长模拟板桥书画而被戏称“比郑板桥还郑板桥”,他说,“救灾就是救命,那时候没有德律没有微信,只有公文快马,若是层层上报,守候上级恩准开仓放粮,流民估量都饿死了。武断决意开仓放粮,解说板桥心中首先装着老公民,而不是首先考虑本身的官帽。”板桥的仕途是以受到影响,乾隆十七年,他愤然去官,持续以诗书画为生,直到终老。

仕途受挫,并不影响郑板桥在兴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使其形象更嵬峨、更丰满。甚至,郑板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兴化人的生活。尽量在现代,还有好多兴化人在模拟郑板桥的生活起居体式,追求一种平常的恬澹,因为郑板桥诗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兴化人的饮食观点,和郑板桥一样首倡粗茶淡饭。兴化人更甘愿模拟郑板桥的书画,因为这显得相对简洁些。平常书香家世,都喜欢挂板桥的书画。“虽是伪作,也不失其雅。”刘春龙说。

不光如斯,郑板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兴化人的方方面面。在兴化,随处可见以板桥定名的物件,诸如板桥中学、板桥路、板桥书画院、板桥兰花协会、板桥步行街,好多企业也甘愿附庸精致,定名板桥佳酿、板桥家宴,甚至还有板桥大闸蟹。

1993年以来,兴化市秉承“纪念板桥、宣传兴化”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郑板桥艺术节,以节为媒,唱好经贸、文化两台戏,至今已第14届。

范文正公的影子

出于对小说的偏爱,我一向新鲜兴化为什么不首先打出“施耐庵”这张手刺?任祖镛透露,施耐庵只是个文学核心,而郑板桥各方面内涵都很雄厚,能阳光普照。换句话说,施耐庵打造了一个文学深度,而郑板桥则拓宽了经世的广度。

汪夕禄认为,郑板桥的人文内涵以及廉政、民本思惟,和当下社会的契合度更高。是以,上世纪90年月,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潮水中,郑板桥借助艺术节率先“表态”。“若是从新选择,我估量还会首先选择郑板桥。”汪夕禄透露,跟着国度对文化的正视,尤其是提出“文化自信”后,施耐庵被放到一个加倍主要的位置。“如今打施耐庵的牌,恰逢当时。”

施耐庵因其作品而千载扬名,郑板桥不光因为其作品,更因其人品受后人敬仰。施耐庵的影响,更多在民间,而郑板桥的影响,不光在民间,更在庙堂。好多人固然写不出像《水浒传》一般的传世之作,却能够像施耐庵一般写小说。但依然有少部门人,能够效仿郑板桥那样,为官清廉,泽加于民。

郭保康说,明清两朝,兴化人到外埠当官的有几十人,没有显现一位贪官。明清两朝兴化籍省部级官员起码十人,也无一人贪腐。郑板桥,则是这条清官文化链上的一个节点。而在兴化为官者,自北宋范仲淹到清代魏源,同样形成一条清官文化链,历代都有廉、能兼备的清官。

“之所以显现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清官以及以施耐庵为代表的小说家,与兴化的"景范文化"密弗成分。”郭保康一定地说,近千年来,景范文化渗透到兴化各个阶级和各行各业,稀奇显著于吏治和教育。

兴化古为水乡泽国。从8世纪起头,兴化社会的生存与成长,便进入漫长的“治水”汗青。宋天圣三年(1024年),范仲淹调任兴化知县。他来兴化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治水。经由五年的弯曲频频,水患被遏制,此前多年水涝灾祸造成的社会落莫,很快恢复活机。史传,“流民返回兴化者众。”

一个社会从新回到安宁的生活秩序中,不光意味着人给家足,并且意味着一种社会伦理的平稳。回到兴化的农户,因为感慕范仲淹,不少人改宗范姓。任职兴化五年,范仲淹竭尽心思,筑海堤,兴学校,定礼俗,敦民俗,促进了经济成长,也促进了文明进化。而这今后,范仲淹的影响一向是兴化社会和文化成长的内涵动因,兴化人用各类体式眷念和敬仰这位先贤,形成了奇特的景范文化。

若是说,郑板桥崇敬范仲淹、模拟范仲淹还有迹可循,将施耐庵扯上范仲淹就显得有点牵强。但兴化人自会附会——范仲淹在兴化任上,在城南建了两座亭阁,取名“沧浪”和“濯缨”,而且赋诗其上,“良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范仲淹以治水为契机,为兴化缔造和凝聚了一种“水德”文化。施耐庵缔造的不光仅是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更在于从“替天行道”中施展为民立命的道德情怀。“水德”再次经由文学,化出“忠义”主题。从这个意义说,施耐庵并非横空出生,也是其来有自。

“谁说施耐庵不受范仲淹的影响?”任祖镛说,《水浒传》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恰是范仲淹为民..,皇上才命张天师“祈禳瘟疫”,也才引出后背的故事。“《水浒传》中的范仲淹,是位捏造人物。既是捏造,便可用张三李四之名,为何偏用范仲淹?……”

此说法倒也不算蛮横无理。但提出“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影响的不光仅是兴化一县之人。后来者如郑板桥、施耐庵,天然或者受其感召,而他们的后来者,同样也在感慕郑板桥和施耐庵。就像兴化平常人家在书房内挂上摹仿的板桥书画一般,虽是伪作,亦无伤大雅。就像农妇热衷于写小说一般,即使鲜有读者,她亦怡然自得。这汗青的传承,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之中。人心向善,也是这个意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