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穿越历史时空!带你看看清代沧州人笔下的大运河

2019-08-13 21:40:47 暂无 阅读:1604 评论:0
穿越历史时空!带你看看清代沧州人笔下的大运河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市文化学者田国福在北京大学藏书楼古籍阅览室查阅史料时,发现了李钧的作品,细读之下,才知其为河间人。经由点校,李钧的《判语录存·转漕日志》履历180多年的岁月浮尘,又从新面世。

李钧,本籍安徽,明初北迁河间,并假寓于此。道光十六年至道光十八年,李钧先后任河南粮盐道、山东督粮道,负责清当局的粮盐漕运义务。《转漕日志》就是他在担当河南粮盐道时代,沿运河漕运进京的所历、所见、所闻。个中,也包罗路过运河沧州段时的见闻和感触。

180多年前,沧州段运河的风貌如何?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作者最感乐趣的处所在哪儿?让我们跟着李钧的《转漕日志》看看吧!

1、船行桑园,他为何夜不成寐?

李钧一路从河南沿运河而来,达到桑园时,已是道光十七年阴历2月28日了。

他登陆游览,在一座尼庵内,发现了吴桥范景文题写的碑记。这通碑记,李钧看得十分细心,他用“字极古拙”四字形容范景文的书法,而且在本身的日志中记下了范景文书写碑记时的年月和官职。这是李钧进入故里河间府境内、第一个触动他的处所。

登舟持续北上。一路上,故里的风景让他不住喟叹。当晚睡眠后,“闻帮船夜行,不克成寐”。他失眠了。

李钧失眠的原因,是因为船行水上的声音日绵夜延?照样因为近乡情怯?亦或是“不贰宰相”范景文以身殉国的故事牵动了他的心绪?

3月1日,李钧抵达连镇,不久即到东光。他留下了如许的记载:“过东光县,发家信。东光,古安陵地,又曰观州,今隶河间府。土城残缺,可渡行人。”在东光,他想到宋代御史刘挚的故事,说他“峭直有气节,章数十上,朝贵侧目。神宗以王安石亟称之,疑其从学,对曰:“臣北人,少孤,独学,不识安石也。”刘挚刚直不阿的性格最终招来嫉恨,死于流放地。

此次漕运,李钧是烟花三月到沧州。一路景色也被他记入日志:“(三月)初二卯刻,行十余里,遇雨少泊,烟水迷离,好景如画,霑洒约两时许,变而为雪,琼英翱翔,旋落旋消,甘泽实时。”雨停后,漕船持续北上,不久达到泊头。泊头,是李钧非常熟悉的处所,这里距离他家百里。他曾在这里多次渡河,或许西去东往,或许北上南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那年新婚后,他带着老婆去南皮岳父家,就在这里渡河。此刻老婆已经作古20年了,故地重来,他不禁为之怆然。

再往前行,运河岸上有一座双忠祠,供奉的是为明殉国的两个南皮人。因为祠堂封闭,李钧无法入内,他感觉甚为可惜。

李钧是二甲进士身世,学识赅博,对故里各地的风貌与名人故事更是管窥蠡测。看异日记中所记的人物,都是忠贞刚直、有品性有操守有气节的人,就能够窥知他的追乞降为人了。

穿越历史时空!带你看看清代沧州人笔下的大运河

2、百字描摹,沧州城宿世此生

跟着大运河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位于运河之畔的沧州,越来越博得各级媒体的青睐。看多了如今人们的报道,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180年前,看看李钧的视野与我们有哪些分歧。

李钧是在道光十七年三月初五是日达到沧州的。先过砖河驿,然后把船泊在沧州南关。他用百字短文,就把沧州城的宿世此生描摹而出。

下面是他在《转漕日志》中的文字:

“沧州,古渤海郡地,又曰棣州,唐宋置横水师,今隶天津府,滨海产盐,长芦即其地也。天津运司原驻于此,现只设监孥同知。旧城在迆东四十里,明初移此。我朝(指清朝)设驻防营。千童故城,又号草兮城,在州东南,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因置此城。麻姑城在州北,汉武帝东巡至此,祀麻姑。五垒城在州南,河间献王子景成侯雍使五子分家城中,各筑一垒,故名。开元寺铁狮子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在旧城,相传周世宗北伐,命罪人输铁铸此,以镇蛟龙。寺久废,相距甚远,不克往观。”

这段文字敷陈我们:一,道光年间的沧州附属天津府,二,以沧州城为中心,离别有四座城,它们是北面的麻姑城、南面的五垒城、东面的旧城、东南方面的千童城。这几座城汗青悠长,与秦皇汉武有关,如许就一会儿扩展了沧州汗青的厚重感与纵深度。三,作为古渤海郡地,唐宋时期,这里曾置横水师,后来又因滨海产盐而设盐运司,沧州自古以来就是运河文化与海洋文明的交汇地。

穿越历史时空!带你看看清代沧州人笔下的大运河

3、最爱沧州酒,最喜田园人

李钧几乎是怀着雀跃的表情在南关隘泊岸泊船的。下了船埠,他竟然顾不上赏识运河美景,就亲自前去一家酒坊,买起了沧酒。

沧酒的那些故事,李钧太熟悉不外了。他知道,沧州城里有个戴家,戴家家酿的沧酒,知名度高得不成,连钱谦益、查慎行这些前辈名流都写诗歌咏过。王阮亭甚至还将它称为“麻姑酒”,仅从这名字,其美就可想见。路过沧州,当然要一饱口福啦!酒盏摆开,沧酒入喉,他细品,只有薄而涩。不禁几分失望,继而想,这就是纪晓岚师长曾经说的吧,非家酿不克如法,非陈窨 不克得味。即使如斯,李钧照样买了数罂沧酒装在船上,预备把它作为礼品赠予他人。

有意思的是,沧州城的别驾乔邦哲是李钧的学生。据说李钧到了沧州,当即赶到船埠迎候,奉上的晤面礼,依然是沧酒。

李钧有个习惯,每到一地,总爱联想到本地的汗青名人。到了沧州,当然也不破例。他在日志中提到的几位沧州名人,离别是宋代的包拯、晋代的刁协、明代的马昂。有意思的是,包拯所乘的轿子历经各个朝代,其时竟然还放在分司署中,被称为包公轿。可见沧州人对包苍天的期盼和情绪何等深挚。

初六上午,李钧进城回拜乔邦哲后,归舟即行。这一程顺风扬帆,舟如激箭,一天即到青县。目击就要脱离故里了,所幸天色越来越暖,漕运义务也完成在望了。

最后要增补一点的是,李钧在日志的开首就已解说,承担此次漕运义务的船只,共计393只。近400只船只的巨型漕运部队行进在大运河上,其声势之浩荡,风格之磅礴,可想而知。

穿越历史时空!带你看看清代沧州人笔下的大运河

沧州日报记者 杨金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