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地理 | 袁剑:拉铁摩尔及其中国边疆民族理论

2018-07-18 02:26:31 网络整理 阅读:124 评论:0

历史地理 | 袁剑:拉铁摩尔及其中国边疆民族理论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对于中心位置的进一步探究呼唤着对边缘社会的新认识。适应此趋势,边缘社会的视角开始重新成为厘清众多悬而未决之问题的新途径。拉铁摩尔就是将边疆视角引入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开创性学者。

拉铁摩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年幼时随父母来华,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曾于1937年访问过延安,于1941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任蒋介石的顾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在美国战略情报局任职,战争结束后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任教,成为美国远东问题著名专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麦卡锡主义盛行,拉铁摩尔受到冲击,于上世纪60年代移居欧洲,1989年5月在美国逝世。

作为中国边疆民族史方面的大师,拉铁摩尔的研究涉及边疆、民族、通史及区域政治等众多领域。《中国简明史》阐明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看法,《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他边疆史研究的成果汇集,并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边疆史研究方面的杰出地位。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拉铁摩尔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形态”包括了汉族扩张性质的改变以及可以促进集中化或者分裂化的新的政治因素的运动,并认为长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长城及其周边地带成为探究中国边疆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拉铁摩尔将这一地带称为“贮存地”。一方面,当北方游牧力量进入中原甚至在当地建立起政权时,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游牧力量留在北部邻近的长城地区,这既避免了他们受到来自更北方的部落的袭击,又为其有效统治中原地区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与物力。另一方面,位于南部的中原力量也力图控制这一“贮存地”,从而有效控制北部的游牧力量。总体而言,长城地带一直存在着狩猎、游牧及农耕3种不同的经济方式,而这些不同的经济方式又形塑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思维方式。草原游牧力量与中原汉族力量就是在这一地域展开持续争夺的,这一地区成为草原部落团结与分裂循环的一个因素,同时也成为中国朝代兴亡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拉铁摩尔进一步指出,中国的边疆社会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的问题,一定要从亚洲内陆及中国这两方面来看。”在某种程度上,边疆社会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成为清晰认识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切入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