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全国首批开展中医资格考试(6)

2018-07-19 09:36:00 网络整理 阅读:99 评论:0

后来,郑光华去世,大家庭分家,郑德庄的中医药家族面临传承新征程。

在1931年第三次中医师考试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郑德庄面临着仅靠寿德堂一份薪水无法养活一家四口人的经济危机。

郑德庄知道,时代变化了,走祖父“以药通医”的老路不合法;家境不同了,到广州念中医学校再当医生如“痴人说梦”;经济状况大不如前,无本钱再开一间寿德堂;成家立业后肩上责任大,继续在寿德堂打工看不见前途。

当时政府决心强制养成医疗行业准入制度,将精英人才聚集于中医医疗行业,引导中医发展方向。考试科目的变化让郑德庄始料未及,郑德庄只在潮阳读过三年私塾,十岁随祖父学习中医药知识,几年间,牢记《药性赋》《汤头歌》,自学一些《本草备要》等医药书籍,粗通医药理论,基本上能在郑光华的指导下在店里医些小伤小病。

而第三届中医师考试增设的生理学、解剖学等现代科学,对郑德庄来说可谓“闻所未闻”。三年私塾基础,加上五六年不系统的中医药学徒教育,去攀登近现代中医师考试标准的高峰,几乎“不可逾越”。

郑德庄回忆,1930年,为了适应新的中医行业准入制度,一所对接第三届考试科目的中医药讲习社辅导机构在外马路成立。但郑德庄没有钱交学费,“我当时走投无路了,知道迟早要脱离寿德堂,机不可失,必须拿到中医资格才能独立。”郑德庄白天不耽误寿德堂的工作,夜里读书累了就躺着睡在柜台,当时老奶奶不理解,他就蒙在蚊帐里偷点油灯看书。

好在家庭的一再变故和生活的重担磨砺了郑德庄坚韧的意志,昔日在祖父寿德堂里的耳濡目染,也给了他敢于直面“考而优则医”的底气。

1931年9月10日,郑德庄按照潮汕风俗,吃了甜鸡蛋,期望得个好彩头,从镇邦路寿德堂步行半小时来到考场。

同年9月底评卷毕,郑德庄得偿所愿。一个月后,郑德庄领取到汕头市政府颁布、市长签发的《汕头市中医士开业证书》,可以先行“开业”了,其他的如南京政府考试院合格证书、民国南京政府卫生署中医师证书等,则按程序申办。

新中国成立后,郑德庄于1956年被汕头市卫生局吸收入首批国家医疗机构任中医师,享受国家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可以说,这一场考试,改变了郑德庄的一生。如今,其子孙后代多人仍从事医药工作。

自郑光华起一脉五代百年传承,郑德庄中医药家族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汕头开埠以来市民的家庭变化、人生经历和发展轨迹。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