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2019-10-14 05:34:11 暂无 阅读:685 评论:0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如许一个镜头,康熙让明珠扶着,在柱子上写下“三藩、河务、漕运”六个字,并交卸苏麻喇姑不要抹,他要天天看着它。这个情节虽有艺术捏造的成分,但在汗青上,康熙的确在柱子上写了这六个字。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第154卷记载:“康熙三十一年二月,上(康熙)谕大学士等曰: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至今尚存。”康熙亲政听政是在康熙6年,25年曩昔了,康熙依然记适合时的情形,写的字还在,日夜铭刻。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康熙20年三藩平定后,三大事只剩下了河务和漕运两件大事,而这两件事都是为了保障漕运通顺,且都首要发生在淮安。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军国费用,取资江淮”、“今世界以江淮为国命”,唐朝中期今后,淮安的漕运枢纽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明清,京杭大运河成为当局经济的交通生命线,而淮安则成为朝廷的血脉中枢。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河务

河务治理,说白了就是治理黄河,保障漕运。明清,淮安地处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河务治理最主要的处所。

在康熙在朝时,黄河夺淮已有五百年的汗青,明末清初黄河水患多年未治,大量泥沙淤积在淮安水域,水患严重,漕运受阻。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康熙深知河务欠亨,清朝政权难以长久维持。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下定决心治理河务,治水的重点则在淮安的清口(黄、淮交汇处)和洪泽。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流总督署迁至淮安清江浦,河流总督从一品。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康熙不光启用了有名水利专家任河流总督,本身本人也亲自介入河流治理。康熙在位时代有6次南巡,每次都必到淮安视察河务,研究治河方案,指授治河方略,对鞭策治理黄河水患起了非常要害的感化。

在康熙的起劲下,明末清初的黄河水患,获得了妥帖治理。我国最大的人工湖--洪泽湖此时形成。可惜的是,历经唐宋元明四代、繁荣畅旺了900多年的汗青名城--泗州城没入了洪泽湖。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如懿传》乾隆剧照

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时,也必来淮安视察河工,乾隆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漕运

漕运是我国汗青上一项主要的经济办法,不光康熙朝,明清各皇帝都非常正视漕运,而漕运总督府就设在淮安,总督世界漕运事务。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漕司领十二总,十二万军,与京操十二营军相准(《明史》卷七十九)。(漕运总督)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治淮安;嘉靖四十年,改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万历七年加兼管河流。(《明史》卷七十三 )。

看出了来没,设在淮安的漕运总督有多牛吗?除了负责漕运,还管着河流,兼任提督军务,率领12万戎行,治理淮安、扬州、庐州、凤阳四府和徐州、和州、滁州三州。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清朝,漕运总督署持续设置在淮安山阳(今淮安区),是统掌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

史载,“漕督居城,仓司屯卫,星罗棋布,俨然省会。”“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虽山东、河南粮船不经此地,亦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

康熙执政三件大事,两件发生在淮安

一个城市,竟设置了两个总督,而两个总督府相隔只有14公里。因河工和漕运,淮安的贸易和文化加倍繁荣。因河工和漕运,满清当局自康熙朝起,得以不乱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