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2019-10-31 06:25:06 暂无 阅读:1531 评论:0

太尉,是秦汉时期武官中的最高地位。

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固然后世一样都将秦汉之时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医生配合称之为三公,但其实一起头可以同时以金印紫绶任职的就只有丞相与太尉。

个中丞相是“助理万机”,而太尉则是“掌武事”。

又因为太尉“掌武事”的原因,所以固然这是武官中的最高地位,但在秦汉之时却并不是一个常设地位,甚至于很长时候都没有人任职。正如在史书中固然记载太尉地位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但事实上今朝并没有发现秦始皇时期有人担当过这个职务。

而在汗青上,真正明确记载为秦汉之时的第一任太尉,就是汉初名臣卢绾。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正如《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记载:高皇帝二年:太尉长安侯卢绾。

这里的“高皇帝二年”,是指的汉二年。而“太尉长安侯卢绾”,则是指的长安侯卢绾担当太尉一职。

所以说,卢绾才是秦汉时期第一个真正被史书明确记载为担当太尉的人。

此外在史书中固然也曾有记录过“(刘邦)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但这里的韩太尉只是作为刘邦吩咐去征服韩国的一支戎行,算是汉国的奴隶军,而且也是在汉二年之后。是以严厉意义上说,卢绾仍然是秦汉时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位太尉。

那么如今的问题就来了,卢绾事实是何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他能够担当这秦汉第一任太尉呢?

在名将辈出的秦末楚汉时代里,卢绾的确并不是个中最精良的将领,但卢绾的这个太尉,却也是真正为其时之人所承认的。

正如后来汉高祖刘邦想要封赐卢绾为王时,其时的汉臣们是如许评价卢绾的: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世界,功最多,可王。《汉书·卢绾传》

这里的一句“功最多”,便解说了其时人对于卢绾功勋的一定。

所以太史公才会亲自为卢绾传记,并明确解说卢绾在楚汉时期的功勋:楚、汉相距巩、洛,而韩信为填颍川,卢绾绝籍粮饷。作《韩信卢绾传记》第三十三。《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里太史公是将(韩王)韩信与卢绾合为一传,并明确解说在楚汉相争之时,卢绾做到了“绝籍粮饷”,也就是隔离项羽戎行的粮草供给,是以才为他传记记载。

经由其时之人的评价,以及太史公的描述,相信人人对于卢绾此人已经有一个根基的熟悉了。

下面就让我们真正走入卢绾的过往人生中,来体味一下这位秦汉第一任太尉的宦海沉浮。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史记·卢绾传记》

这里的丰,就是丰邑,在秦时为“乡”级行政单元单子,属泗水郡沛县下辖。

而“与高祖同里”,便解说卢绾也是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显然这里的记载至少能解说一件事,那就是卢绾和刘邦为同乡同里之人。

再从史书中记载的“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中能够知道,卢绾的父辈和刘邦的父辈不光相熟,并且关系非常亲密。

之后,卢绾与刘邦又在同日出生。

能够说,如许的巧合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极为少见的。究竟在父辈关系已经如斯亲密的情形下,他们二位又能同时出生,不得不说的确有一种应运而生的感受。

是以在父辈的影响下,再加上这二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便注定了他们从小就会发生出一种自然的亲密关系。

用史书中的话说就是“俱学书,又相爱也”,他们二人同时起头进修文化,互相之间又是非常亲密。

其实怎么说呢,即使是有父辈的影响,但他们二人若是不是真正的志趣相投,也很难会有这般亲密的关系。以至于当刘邦因为“吏事”要隐匿官府抓捕的时候,卢绾居然敢于“随(刘邦)收支上下”,完全掉臂忌小我安危。是以这种几乎是过命的关系,便注定了他们二人在之后的人生中,就会如同摆布手一样合力进步,很难会因为一些困吃力而抛却彼此。

所以当刘邦于沛县起义之后,卢绾便“以客从”,瓜熟蒂落的到场到了刘邦的麾下。

而在谁人战争络续的年月里,天然是会碰到好多不测的。那么当刘邦碰到各类危机的时候,试问他会更相信谁呢?即使有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如许的人追随,但或许刘邦更信任的照样那位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卢绾吧。

在一样的励志故事中,总会看到这种情形,那就是当主角的能力和地位络续提拔的时候,曾经环绕在主角身边的亲密伙伴就会因为无法跟上主角的脚步而被疏远。

但在刘邦和卢绾的故事中,却并没有发生如许的问题。相反的是,跟着刘邦的能力越来越强之后,卢绾的能力也在络续提拔,甚至于不只没有拖累刘邦,反而成为了刘邦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所以当刘邦成为汉王之后,卢绾便如同史书中记载的“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接着到汉二年,卢绾便顺利的当上了汉军中的最高武官,太尉。

而在当上太尉之后的卢绾,又是若何与已经成为诸侯王的刘邦相处呢?

史书顶用了这么一段非常仔细的描述: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收支卧内,衣被饮食犒赏,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史记·卢绾传记》

在刘邦率领大军与项羽作战时代,卢绾则是以太尉的身份一向跟随在刘邦身边,并能够随意收支刘邦的卧房。以至于史家都明确的记载道,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论和刘邦的亲密关系也是不如卢绾的。

从以上内容至少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汉王刘邦对于卢绾这位汉政权的最高武官报以极大的信任。

是啊,若是不是这般的信任,刘邦又何以敢用卢绾为太尉呢?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岂非卢绾当太尉就只是一个安排吗?究竟其时身处乱世,如上将军韩信都率军出征了,而卢绾这位汉政权的最高武官就要一向跟在刘邦身边吗?

固然从战争批示的角度来说,太尉作为汉军的最高统帅之一,的确应该在刘邦身边。

然则从汉三年的楚汉战争的战况来看,很显然在刘邦身边的太尉卢绾并不克施展出他最大的感化。

正如史书中曾对那段时间发生的事进行的记录:六月,羽已破走彭越,闻汉复军成皋,乃引兵西拔荥阳城,生得周苛。羽亨周苛,并杀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民众车出成皋玉门。《汉书·高帝纪》

其时是汉三年六月,项羽先是率军向东击破彭越军,接着又向西攻破荥阳城,并一举生擒了汉政权中的三号人物御史医生周苛。其实按照史书中的记载,荥阳一战中汉军损失的不光仅是周苛这位首脑人物,还有诸如孙赤等交战多年的上将也在此战中被楚军生擒了。

所以有人曾对荥阳之战中汉军的惨败做过如许一个论断,那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西楚一举将汉政权中近乎三分之一的向导人物给毁灭了。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接着之后项羽又率军向西攻击成皋,时代不光生擒了韩王韩信,还差点连刘邦也生擒了。

从史书中记载的“汉王跳,独与滕民众车出成皋玉门”就能看出,其时的刘邦是有何等狼狈,几乎是落荒而逃。

是以在七月刘邦去赵国,收回上将军韩信的戎行后,便在思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该若何击败项羽?

是以在八月,刘邦便服从郎中郑忠的建议,决心换一种体式对楚作战。

那就是在荥阳疆场和北方诸侯疆场外,此外新拓荒一个疆场,从而进一步牵制项羽的戎行。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汉书·高帝纪》

如上所述,新的疆场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敌后作战。

固然一向以来在敌后作战的都是彭越,但之前彭越的失败便证实了,仅仅靠彭越是无法真正损坏掉西楚后方的。究竟彭越是别国诸侯,他也弗成能真正为了汉军的胜利去全力拼搏的。

是以在其时,刘邦只能从新吩咐一只远征军,深入西楚后方睁开作战,从而真正完成损坏西楚后方的主要义务。

然则对于其时的楚汉总体情形而言,尤其是在汉军方才惨败于荥阳的情形下,若是在那时吩咐一支戎行前去西楚后方作战,很显然是九死平生的。究竟一旦进入敌后作战,就注定了这支戎行不会有援兵,也不会有补给,更弗成能获得处所的支撑,只能是靠着本身的起劲去存活。

所以对于派谁去向导这支远征军,相信对于其时的刘邦而言应该是一个很难的抉择。究竟如许的将领一则要有充沛的威望,二则是要有充沛的军事批示才能,三则就是要对汉政权有着绝对的忠心,不然这支戎行即使能在西楚后方存活下去,也会成为第二个彭越,无法真正完成敌后作战的主要使命。

于是,太尉卢绾就是义无反顾了。

固然在史书中并没有记录刘邦其时的抉择,但从其时刘邦麾下的将领人选来看,也就只有卢绾最合适了。一则卢绾是太尉,威望什么的天然不消说,足以震慑彭越;二则卢绾历久追随刘邦作战,批示才能定然是不错的;三则卢绾是弗成能反水汉政权的。

所以史书中便很天然的记载道,汉三年八月,太尉卢绾和将军刘贾率领两万人的戎行,渡过白马津,直插西楚要地。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这里的将军刘贾,是刘邦家眷旁系的一名后辈,其人能力也是非常卓越,算是刘邦家眷中少有的能堪大用之人。是以刘邦同时派出本身最信任的卢绾和本身的族弟去向导这支戎行,便解说了刘邦也算是背城借一了。究竟他已经将本身最亲近的得力助手都派出去了,若是照样失败了,那便将再无胜利的或者了。

对于这场影响深远的对楚敌后作战,史书中只是简洁的用了一句“佐彭越烧楚蕴蓄,复击破楚军燕郭西,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来描述,所以历来不为人所知。

甚至因为史书中记载的“佐彭越”三字,便让好多人误认为卢绾向导的这支戎行并没有做出什么进献,究竟他只是辅佐彭越。

但试问之前的彭越又是若何被项羽军给击破的呢?何以卢绾军一到,彭越便能打出如斯绚烂的战果呢?

再连系太史公对卢绾功勋所总结的“绝籍粮饷”,便能够断定,那场对楚敌后作战中卢绾的进献应该是非常凸起的。

只是可惜了,因为其时介入这场对楚敌后作战的首要将领在之后都因为各类原因失去了权势,所以关于这场对楚敌后作战更具体的内容,史家也无能记载更多了。

今朝对于这场敌后作战可以知道的就是,从汉三岁终到汉五岁首差不多整整履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时代卢绾军不光顺利完成了隔离西楚主力粮草供给的计谋方针,还有惊无险的走了出来。

到汉五岁首,跟着项羽败亡,卢绾便又带着这支戎行南下,攻击其时仅存的一个还在抵制汉军的临江国。汉五年,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七月还。《史记·卢绾传记》

若是说敌后作战是卢绾这平生履历的最为惨烈和艰难的斗争,究竟面临的是最强的西楚戎行,那么之后的这场临江国之战,就能够说是非常轻松了。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不外数月的时间,卢绾军便成功击破临江军,生擒临江王共尉。

然而还没有等卢绾歇息,紧随厥后的便又是一场新的斗争。

本来方才被封赐为燕王的臧荼因为率军进入代地的原因,被皇帝刘邦定性为了谋反,于是立即便又令还没有修整的卢绾军敏捷北上,进行攻燕之战。

很显然,连西楚都挡不住的卢绾军,又岂是一个燕国可以挡得住的,所以在卢绾的功勋簿上便又填上了这么一笔: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史记·卢绾传记》

到这场战争竣事,则已经是汉六年了。

从汉三岁终到汉六年,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卢绾固然是汉政权中的最高武官,却零丁率领一支戎行介入作战。从深入西楚要地打最艰难的敌后战,到南征临江国,以及最后的北讨燕国,能够说卢绾可以取得这一系列胜利,都能解说其人的军事才调的确很卓越,或许还比不上项羽、韩信等人,但卢绾也用他的赫赫军功证实了他的能力。

那么到这时的卢绾,刘邦又该若何奖赏他呢?

封列侯吗?卢绾已经是长安侯了,所以除了长安之外还能怎么封呢?

加官爵吗?卢绾也已经是汉军中的最高武官了,所以除了转丞相外还能怎么加呢?

是以不得不说,这时的卢绾的确已经到了一种封无可封的境地了。

所以在史书中便很巧妙的记录了刘邦其时的心思,那就是在灭掉燕王臧荼后,刘邦“欲王卢绾”,也就是想封卢绾为燕王。

然而因为“群臣觖望”的原因,刘邦担心群臣们分歧意,所以便下圣旨,让群臣们本身去选举。欲王绾,为群臣觖望。及虏觖望。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认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世界,功最多,可王。”上乃立绾为燕王。诸侯得幸莫如燕王者。《汉书·卢绾传》

接着诡异的一幕便显现了,刘邦本身都担心群臣们分歧意,然后群臣们居然就因为刘邦“欲王绾”,便自动上书为卢绾请封燕王。

而且群臣们为刘邦请封的来由也很充裕,因为卢绾“功最多”,所以卢绾“可王”。

然则这里就显现了一个问题,是刘邦真的对卢绾没决心吗?照样说刘邦对群臣们的见解的确不认识?

以至于会发生如许的误差,刘邦前面还担心群臣分歧意,究竟群臣们居然全票经由。

所以便有人提出了此外一种概念,那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刘邦想封卢绾为燕王,其实不光仅只是为了奖励卢绾,而是因为封卢绾为燕王的确是其时最好的选择。

汉政权自竖立以来,武官中除了将军职务外,最高的就是太尉和上将军了。

而在楚汉时期对照巧合的是,汉军的三大首要疆场中,除了荥阳疆场是刘邦负责外,此外的两大疆场中上将军韩信负责北方诸侯疆场,而太尉卢绾则是负责敌后疆场。之后的更巧的是,在上将军韩信与太尉卢绾封王后,汉政权之后的几年里都没有任何人能担当太尉和上将军。

也就是之后刘邦晚年才又将周勃提拔为了太尉,但这时的太尉和战乱时期的第一任太尉能是一回事吗?

是以其时刘邦想封卢绾为燕王,事实是纯真为了封赏卢绾呢,照样要经由明升暗降之法剥夺卢绾军权呢?

切实,刘邦曾经是非常信任卢绾,但汉帝国竖立之时的刘邦和卢绾照样曾经的他们吗?一个是登峰造极的皇帝,一个是有着灭国之功的最高武官。

若卢绾一向就只是刘邦身边的一个亲随也就而已,但那时的卢绾历经数年决战,其麾下更是有着一批可以对其效死力的直系属下,正如卢绾潜逃东胡时也有着数千人甘愿抛家舍业的跟随他。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所以面临如许的卢绾,刘邦又怎么或者照样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呢?

而且更要害的一点就是,其时的世界已经根基宁靖了,连上将军韩信都抛却军权去当诸侯王了,那么卢绾这位汉初的第一任太尉还有需要持续当下去吗?

而若是刘邦真的不封卢绾为王,那么刘邦就基本没有任何来由去除卢绾的太尉之职。之后的周勃仅仅是当一个被架空的太尉都能行使本身的身份在拿到兵符后调动北军动员叛乱,若是再让卢绾当个十几年的太尉,那生怕到时候就会激发更大的问题了。

当然了,也纷歧定就是卢绾彻底倾覆汉帝国,但至少也会存在比吕氏夺权更大的危机。

至于能不克让其他人制衡卢绾,天然是能够的,但请问该怎么制衡?除了刘邦之外谁又能制衡的了太尉卢绾呢?

哪怕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郡守,都是要隔一段时间就换人的,更况且是位居中枢执掌全国军权的太尉了?若是稍微处理欠好,就是一场无法想象的兵变。

再看看萧何,即使是从未把握兵权,后来不也是有着一个都尉亲自带兵庇护着他吗?说好听点这是为了珍爱萧何,可究竟是珍爱照样监护,谁又能拿的准呢?

萧何都如斯,那留在长安的卢绾谁又敢管呢?究竟都尉也是附属于太尉管辖的,本身手下的人管本身,这怎么或者?再说汉政权从竖立之初的太尉和后来那种直接提拔为太尉的人能一般吗?

并且那时的刘邦和卢绾也都不是一个零丁的人了,他们的地位注定了他们的背后都是有着一群人在支撑的,所以他们的行为也很难再受到曾经的友谊摆布了,究竟这是离心离德的政治斗争,并不是演义故事。

所以其时刘邦应该是假冒让群臣选举,然后群臣就实话实说的选举卢绾为燕王,如斯卢绾即使想推诿也是很难的,到时候刘邦便能瓜熟蒂落的封赏刘邦为燕王了。

是以卢绾顺利去燕国当王,成为一方之主;而刘邦则是顺利收回太尉职务,并周全把握军权,这也算是分身其美了。

政治斗争历来都是无比的残暴,而像刘邦和卢绾如许曾经的好友,在功成之后还能以如斯暖和的体式共享胜利果实,也算是非常少见了。

尔后的数年里,已经成为诸侯王的卢绾便和皇帝刘邦持续连结这般亲密的关系,所以史书中便也记载了“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这般温情的文字。

只是可惜后来的事态成长太快了,导致最终他们照样交恶了。

固然在汉高帝十一年爆发的陈豨兵变中,燕王卢绾依旧是全力协助汉军平叛,然则因为紧随厥后的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兵变,让汉军清剿异姓诸侯王的方针彻底摆上了明面。

短短不到数年,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接连被杀,再加上之前被废的楚王韩信和赵王张敖,以及作乱逃往匈奴的韩王韩信,其时仅存的异姓诸侯王中便就只剩下长沙王吴臣和燕王卢绾了。个中的长沙王因为比邻南越,而且该国内部设置了大量汉帝国封侯,是以其时完全不受汉庭掌握的就只有燕王卢绾一人了。

所以一切问题便又都指向了燕王卢绾,尽管燕王卢绾是这时代汉军平叛时最得力的助手,但究竟他们之间是存在基本不合的,是以毕竟照样无法共存的。

不外这也是因为其时的刘邦时日不多了,在之前平叛淮南王英布兵变时刘邦身中一箭,导致伤情过于严重。所以这时的刘邦其实已经差不多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了,所以好多问题他已经很难再有精神弄清楚了。

是以当刘邦派去查察燕国问题的人们回来申报说燕王卢绾的问题时,再加上燕王卢绾又是一味的“称病”不来长安,所以刘邦再也等不了了,便以一句“卢绾果反矣”彻底竣事了他和卢绾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之后,刘邦便令樊哙率领北境主力周全攻击燕国。

秦汉第一任太尉:燕王卢绾的传奇人生

面临汉帝国的二十万虎狼之师,卢绾深知不敌,便自动率领一部门戎行北退到长城一线以避锋芒。燕王绾悉将其宫人眷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痊愈,自入谢。《史记·卢绾传记》

其实其时的卢绾并没有反,他也清楚刘邦病重,所以预备比及刘邦病情好转后,亲自去见刘邦。

到这里也能看出,卢绾自始至终信任的人只有刘邦,他之所以逃是因为他不信任刘邦的继续者,所以只要刘邦病情好转,他就不会潜逃。

只是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认为东胡卢王。《史记·卢绾传记》

汉高帝十二年四月,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同月,卢绾率众逃入东胡境内,之后被匈奴人封为了东胡卢王。

应该说,卢绾自始至终都没有真的作乱,只是可惜其时因为刘邦病重,导致无法判别真伪。再从卢绾其时的动作来看,生怕此次诛杀卢绾并不光仅是刘邦的意思,而是其他人想要卢绾死。

正如卢绾曾对他的宠臣说过如许一番话:“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从这段话中就能看到,卢绾更顾忌的人其实照样吕后。而其时领兵征讨燕国的恰是吕后的妹夫樊哙,是以好多问题就很显着了。

固然之后刘邦也是领略了个中的问题,所以急令陈平与周勃持符节去诛杀樊哙,但最终因为刘邦的病逝,一切照样无法挽回了。

而卢绾固然逃去了东胡,但因为经常受到戎狄的冲击,所以他最后的日子也是过的很艰难。是以史书中说那时的卢绾“常思复归”,但可惜毕竟照样回不去了。

之后没过几年,卢绾便病逝了,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卢绾最后的病逝时间。

一代名臣,就此终结。

纵观卢绾的平生,从底层平民到一国最高武官,再从一国诸侯到惨死异域,他也算是历尽了人世间的荣辱。

固然后世往往都将卢绾的成功悉数竖立在刘邦身上,但正如他们二人如同孪生兄弟一样从一路出生,到一路成长,再到一同共事,最终一同功成名就,他们谁成就了谁,又有谁能真的分清楚呢?

虽然刘邦的能力更卓越一点,但试问卢绾若是不精良,他又怎么或者一向跟着刘邦而不被疏远呢?

所以对于卢绾的平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成也刘邦,败也刘邦。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