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2019-12-08 03:45:46 暂无 阅读:1306 评论:0

都江堰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在今四川灌县城外岷江中,是战国秦昭襄王时(前256~ 251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位于我国西南的四川成都平原,是由岷江与沱江长期冲积而成的。岷江是长江一大支流,发源于川西北高山峻岭之中,海拔达3000米,川西北又有“西蜀漏天”之称,全年雨量充沛,因而山高水急。然而一旦进入成都平原,地势陡降,岷江水流速度骤然减慢,夹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淤塞河道。成都平原的降水量分配不均,遇到多雨季节,雨水猛涨,泛滥成灾,到了雨水不足时期,又干旱成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李冰之前,就有蜀国国王杜宇任开明为相,“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的传说。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李冰在蜀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地段灌县,建成防洪、灌溉、航运的综合性工程,称为都江堰。都江堰古称“湔堋”、”都安大堰”、“湔堰”、“金堤”等,唐代又称“楗尾堰”,到了宋代才称都江堰。这项工程经过二千多年的不断扩建与维修,逐渐形成了近代的规模。但它的基本雏型,在战国秦李冰时代已经具备。关于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情况,晋《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今都江堰的主要工程包括分水鱼咀、宝瓶口及离堆三部分。分水鱼咀又名都江鱼咀,因堰首形如一个迎向岷江的鱼咀而得名。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鱼咀金堤即李冰“塞江作堋”中的堋。蜀人称堰为堋,原义为矮墙,指低矮而又具有拦水、溢水功能的堰。“壅江作堋”,即是在岷江上修建大堰,使江水的水位提高,把岷江水分流。分水鱼咀的两侧为内、外金刚堤。分水鱼咀上游建有百丈堰,其作用是引导水流和防护江岸。分水鱼咀把岷江水分为二,西侧为外江,即是岷江的正流,既能保证足够水量航运,又是泄洪河道;东侧为内江,是灌溉河道。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因形状像瓶口而得名。它是在灌县城外岷江东岸凿开山石而成的一个口子,使内江水通过这一口子流人长江另一支流沱江。开凿后隔离江的石堆称作离堆。飞沙堰为防洪减淤的调节工程,位于内金刚堤与人字堤之间,是用竹笼装石砌成的一条低堰。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平时这条低堤挡住内江的水不流向岷江,全部通过宝瓶口,起到了拦水入灌溉河道的作用;而在洪水时节,内江水满,就从飞沙堰顶溢到外江,以控制内江的水量,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此堰唐代已建,称侍即堰,因有排沙减淤作用,宋以后称飞沙堰。李冰在修筑都江堰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堰经验一“深淘滩,低作堰”。即在春夏季之初,成都平原缺水,也是岷江的枯水期,则要把内江河滩淘得深些,才能使更多的岷江水分流入内江,以灌溉成都平原。而盛夏之时,多雨,是岷江洪水期,则需低作堰,使大部分洪水漫越低堰而排入外江,才能确保成都平原安全。这是李冰总结千百年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而提出的。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据晋《华阳国志·蜀志》所载,李冰在白沙邮(今白沙河人岷江附近)的岷江外江、内江中各立--石人,其上刻有“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的水则,以观察三江水位的变化。这是我国见于记载的最早水尺,告示人们,水浅到石人脚部,灌溉水就会不足,农田就会干旱;水高到石人肩,就会发生洪灾,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灾害的发生。1974 年、1975年相继在今鱼咀外金堤挖掘出两尊石人。1974 年发掘出的石人是李冰石像,高2.9米,石身上有字,为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都水长陈壹所立。李冰石像的发现,证实了秦汉作堋分江的故址,即今鱼咀金堤。

古代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经历二千多年,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水利作用。东汉陈壹仿造“三神石人”,也是测量水位的“水则”,虽没有“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的文字说明,其作用是相同的。都江堰筑成后,岷江沿岸还开修了许多灌渠,既引水灌田,又能分洪减轻涝灾,使沿途三百万余亩农田受益匪浅。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有计划的扩建,都江堰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巨大的永久性水利工程。1974 年以电动节制闸替代分水鱼咀,能史好地调节水量同时大力进行扩灌工程,开辟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解放渠等灌区,将灌溉面积扩大到一千万亩以上,使占老的都江堰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我是“迅捷”,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