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余华 “只知道人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2018-09-21 06:46:29 网络整理 阅读:161 评论:0

余华 “只知道人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深度阅评】

“我只知道人什么”——在这背后,文学是人学,或者说伟大的人道主义,这种普遍性的强调,是一个老旧的80年代的文学观念。当然,你也完全可以像余华那样,将之视为永恒的观念,因为这也是他所认定的,在世界范围内讲述文学的基本方式。

在并不成功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之后,余华终于在时隔多年,于人们的期待之中,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散文随笔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讨论这部作品之前,我们有必要稍微梳理和总结一下这些年来余华的散文随笔写作。在我看来,余华的散文大概有两个脉络:其一是如1998年出版的《我能否相信自己》,或如2004年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那样,作家本人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文学主张,把自己喜爱的世界文学经典拿出来鉴赏和讨论一番,用学者汪晖的话说就是,“用写作者的感觉去追随别人的写作过程”。从卡夫卡、川端康成,到胡安·鲁尔福、威廉·福克纳,在余华小说最火热的时候,他适时推出的这些个人化的阅读笔记,既满足了粉丝们对偶像的详细勘察,又成为解读其写作密码的重要线索。事实上,对于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这两部篇目略有雷同的作品,成为当时以及此后解读余华小说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除此,余华散文的另一个脉络则是如2010年面世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那样,将当代中国的“隐秘”与“疼痛”写给海外的人看。凭借之前写作积攒的名声,余华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便开始了他频繁的世界巡回演讲。在这个过程中,他早已洞悉世界人民对中国作家的期待,也能非常聪明地将这些期待所指向的具体内容和盘托出。然而,正如有人所批评的,从那些历史回忆里已经榨不出什么情感,只有一些“表面化的陈情与控诉”。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写作心态,大抵和后来惨遭批评的小说《第七天》有很大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