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未来,每个学生必须独特而优秀 否则迟早会被机器取代(2)

2018-11-09 22:33:26 网络整理 阅读:182 评论:0

昨天上午,2018“汉语桥—美国校长访华之旅”中美(重庆)中小学校长教育对话会暨签约仪式在南开中学举行。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博士在作中美教育体制对比讲座时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创业教育,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特的人,让每个学生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可以自己定义自己成功的机会。

思路扭转 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创造力

赵勇说,对于中美教育体制对比,校长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过去做了什么,而是未来要做什么。

“就创新精神而言,人们往往认为是需要培养的。”在赵勇看来,这是传统教育的思路,即凡事都得教,教你去创新。其实不是这样的,创造力是天生的,每个人其实都有创造力,创造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

“其实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如果要找不同之处的话,那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孩子‘教’得少,甚至从小不‘教’,而中国孩子‘教’得越多就越不好奇。”

赵勇介绍,美国有研究表明,关于孩子的创造力,10岁的时候,有32%的人维持创新的能力;到15岁时,只有10%的人维持创新的能力。

现在很多中国家长羡慕美国教育,觉得美国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其实并非如此,美国在培养创造力方面教得不比中国好,只是没有遏制而已。“我要再次强调的是,没有学校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创造力是他们天生具有的能力。”

理念更新

要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

赵勇说,过去美国教育体制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人才具有多样性;同时又是一个开放式的、极具原谅性的教育系统,美国中小学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很大。

“而在中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成为世界上最焦虑的家长之一。”中国家长在让孩子进顶尖学校方面普遍有焦虑感。在他们眼中,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上哪所大学,以及他们能够从事的职业。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孩子没有机会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