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突破无知的阻碍

2018-11-13 12:46:56 网络整理 阅读:178 评论:0

突破无知的阻碍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美)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 中信出版集团

人文

郑渝川

信用卡、新兴的消费金融工具,总是会鼓励消费者(借款人)用最低支付额还款。这样一个最低支付额,是借款人保持良好信誉而必须支付的最小额度,看上去对于借款人的利益也是最为有利的,因为较少的每月还款对于生活的影响可以被降低到忽略不计的度。

殊不知,为了诱导更多的消费者超前消费,有些时候,信用卡和其他的消费金融工具甚至会取消对最低还款额的设定,消费者想多低就多低,这其实会造成还款人永远深陷债务之中,甚至出现欠款增加的情况。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一书指出,我们在思考时,常常依照直觉给出选择,对于细节的考量严重不足。这一点恰好被广告商、零售商、银行等企业机构所利用。比如,消费金融企业为还款人“妥帖”地设置了最低还款额,而广告中,产品的良好作用被大书特书,用讲故事、明星代言、激发情感反应等方式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那么,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独立思考,,避免受到直觉的过大干扰?书中认为,我们难以独立思考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其实相当无知。即便是那些我们自以为了解甚至完全掌握的事物,我们的无知程度也非常突出,这就叫“解释性深度错觉”——比如,我们对汽车、自行车、抽油烟机的原材料、组装方式、运行原理、故障原因等的了解非常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

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知识分化而大量个体仅掌握高度细分的一小部分知识与技能,这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科学素养不断降低,伪科学盛行,人们不能理解科学前沿研究的成果,甚至会因为缺乏科学常识而频频受骗;又如,因为不具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很多人在文化和社会同理心方面的得分很低,对于其他族群和文化的包容程度不高;再如,我们会通过知识付费、电视节目、网站上的百科项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却很少深入读书,这种“以个体取代复杂整体”的认知习惯会造成我们在金融投资、生活、择业等方面的盲从,受到他人误导。

直面个体的无知,更好地融入群体、社会以及共同知识体,才能突破无知对于个人决策所构成的阻碍、限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