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刻刀慢移 密而不叠(工匠绝活)

2019-04-17 06:27:48 暂无 阅读:1363 评论:0
刻刀慢移 密而不叠(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李锦文,“山西省工艺丹青妙手”。深耕刻瓷工艺23年,他身手娴熟、手法高明;其肖像作品中,黑釉盘上每一根线条都清楚非常、密而不叠。他凭据作品分歧,选择分歧“底盘”镌刻,显现奇特魅力。

“叮—叮—叮”,紧凑而有节奏的声音回响在恬静的楼道里,为沉闷的早晨增添了一首奇特的乐曲……循声而去,一个弓着身的背影进入视线,走近细看,他身旁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有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有潇洒矫捷的仕女图,更有可爱俏皮的生肖图案……

固然生疏,但走进李锦文(见图)的刻瓷工作室,却似打开一扇神奇的艺术传送门。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艺术,创作时要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外观描绘、凿镌各类形象和图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格。家住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的太钢退休职工李锦文虽说是一位“半路落发”的刻瓷艺术喜爱者,但倒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巨匠。

李锦文的绝活,首先在于对“线条”的把握。力度、角度、密度,下笔时该怎么把握?李锦文说:“一个作品的魂魄就是这些线条,下刀的力度和角度都稀奇有讲究,深浅的分歧会影响到作品的立体感,流通度又会影响到作品的活力,这一点在肖像上示意得尤其显着。”他的肖像作品中,黑釉盘上每一根线条都清楚非常、密而不叠。

这不是光靠具备美术根蒂就能学通的。世纪之交,李锦文独自前去山东淄博,踏上了第一次外出肄业之路;尔后他又先后四次独自奔赴山东进修,并拜了本身的第一位“师傅”。有了领路人,李锦文加倍千锤百炼,不光对身手和美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倍懂得若何针对分歧瓷盘“因材施笔”。

跟着刻瓷手艺的提高,李锦文逐渐专注于肖像镌刻。肖像是刻瓷里边最难的一种,最大的难点就是“像”,再加上刻瓷弗成更改的奇特性、每种瓷盘分歧的属性,每一刀下去都要求十分精准。只见李锦文在黑釉盘上快速拿笔勾勒出概况,再用刻刀一刀刀镌刻出概况线,概况定好今后再镌刻出五官。不光如斯,对于人像的面部,还需要用逐层镌刻来施展光影结果,这也是对五官神情的再加工。如斯频频3到4次,前后履历一个月,一小我物肖像的雏形才得以呈现……

“这是山西通俗的瓷盘,这个是景德镇的白瓷盘,这个是黑釉盘……”韩信点兵一样,李锦文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起来:“这些盘子的密度和烧制身手纷歧样,盘子的通透度也就纷歧样,对于作品的呈现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景德镇的白盘子通透度稀奇好,适合仕女图的创作,可为人像增加一分潇洒和矫捷。”

这恰是他作品的奇特之处,懂得区别看待分歧的“底盘”。好比,相对于黑釉盘,白瓷盘除了镌刻之外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逐层上色,“每个作品至少要经由4到5次上色,整个工艺完成下来至少需要一个月摆布。”

23年曩昔,刻坏的瓷盘不可胜数,磨坏的合金钢钻头就跨越了100个,李锦文先后完成首脑人物、伟人、金陵十二钗等刻瓷作品,因刀法精湛、人物逼真,获得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证书、“山西省工艺丹青妙手”等多个称号。现在60岁的李锦文,已有两位传承人,并在当局支撑下拥有了一个文化传承基地。

“对我而言,刻瓷更教会我一个做人的事理:那就是人要靠本身的起劲才能完成一件事,就刻瓷而言,把握对象和方式虽然主要,但脱离韧性则无从谈起。”李锦文说,“人活一辈子,就应该有一个追求,走一条不悔怨的路。”

本版制图:郭 祥

作者:乔 栋

相关文章